新篇章来袭!《西游记真假美猴王》发布概念海报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真假美猴王:当经典遇上创新,这次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昨天刷微博的时候,突然看到《西游记真假美猴王》动画电影发布会的消息,点开一看,嚯,这海报可真够吸睛的!整个画面蓝汪汪的,两个孙悟空一前一后在云海里翻腾,那个架势,活像是要把天捅个窟窿。说实话,这些年西游题材的影视作品看得太多了,但这次的海报还真有点不一样,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炫技,反而透着一股子中国山水画的韵味,云卷云舒间,真假猴王若隐若现,让人忍不住想凑近了仔细瞅瞅。
说到真假美猴王这段,绝对是《西游记》里最带劲的章节之一。你想啊,突然冒出个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连金箍棒、火眼金睛都分毫不差,打得天昏地暗不说,还闹到如来佛祖跟前去辨真假,这剧情搁现在看都够悬疑够刺激。小时候看86版电视剧,六小龄童老师那段表演简直绝了——真悟空气得抓耳挠腮,假悟空却一脸淡定,光靠眼神和细微的表情就把真假之分演得明明白白。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居然能在动画电影里再次见到六小龄童老师,而且还是和马德华老师一起特别加盟,光冲着这个情怀组合,这片子就值得期待啊!
仔细扒了扒主创名单,发现导演是赵霁和张科。赵霁之前参与过《白蛇:缘起》,对传统神话故事的现代化改编挺有一套;张科则是《大圣归来》的制片人之一,这两位的组合,摆明了是要在经典IP上玩出新花样。发布会上他们提到,这次不会简单复刻原著,而是要挖掘”真假之辨”背后的深意——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当两个”孙悟空”都认为自己是真的时,身份认同的困境就特别有意思。这种设定让我想起诺兰的《致命魔术》,不过换成东方神话的壳子,说不定能碰撞出更奇妙的火花。
从曝光的片段来看,动画技术明显下了血本。真假悟空对战时的毛发渲染细腻得吓人,金箍棒碰撞时火星四溅的物理效果也相当逼真。最惊艳的是云海的呈现,不是那种呆板的贴图,而是真的有流动感,时而聚拢时而散开,仿佛也跟着两个猴王的打斗在翻腾。听说制作团队为了研究中国水墨画的意境,专门跑去黄山蹲点拍云海,这种较真劲儿在现在的快餐式创作环境里实在难得。
不过话说回来,西游题材改编从来都是块难啃的骨头。前有《大话西游》的颠覆性成功,后有无数跟风作品的扑街,观众对”创新”的容忍度其实很微妙——改得太少说你炒冷饭,改得太多又骂你毁经典。去年某部西游动画就因为给孙悟空加感情线被喷成筛子,这次《真假美猴王》既要保留”紧箍咒””筋斗云”这些标志性元素,又想探讨身份认同的哲学命题,这个平衡点可不好找。发布会上导演说他们会保留原著中”六耳猕猴”的设定,但会赋予这个角色更复杂的动机,不是单纯的恶念化身,这个处理倒是挺聪明的。
特别想聊聊六小龄童和马德华的参与。这两位老戏骨不仅担任艺术顾问,还会为角色配音。想想看,当电视机里那个记忆中的美猴王声音,从大银幕上的动画悟空嘴里发出来,这波”回忆杀”绝对能戳中80后90后的泪点。马德华老师在采访里特别逗,说这次配猪八戒不用戴那个憋气的假肚子,终于能放开嗓子说话了。这些细节让人感觉制作组不是随便请老演员来站台,是真的想打通经典与创新的任督二脉。
现在动画电影市场越来越卷,《哪吒》《姜子牙》把观众的期待值拉得老高。这次《真假美猴王》敢碰西游这个超级IP,光是勇气就值得点赞。从目前释放的信息看,他们至少做到了三点:技术上有突破(那个云海效果确实牛),叙事上有野心(真假辩证不是小儿科主题),情怀上有诚意(六小龄童+马德华的王炸组合)。至于能不能成为下一个爆款,还得看正片里怎么把传统故事的魂和现代叙事的壳完美融合。个人最期待的是真假悟空在如来掌心对决那段,要是能用IMAX呈现万佛朝宗的震撼场面,绝对值回票价。
最后扯句闲篇,发布会结束时有记者问六小龄童老师”觉得动画版孙悟空像不像自己”,老爷子笑呵呵地说:”动画里的猴子比我当年俊多啦!”这话听着挺乐呵,但也让人感慨——三十多年前的电视剧孙悟空已成经典,现在动画版要想超越前辈,光靠技术可不够,还得有点石成金的创意才行。反正我已经把这片子列入必看清单了,到时候验货就知道,这坛”新酿的老酒”到底够不够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