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诗坛巨星郑愁予美国辞世,享92岁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那个写”达达马蹄”的诗人走了
郑愁予走了。美国当地时间6月13日凌晨4点,这位92岁的老人永远合上了眼睛。外媒在两天后报道了这个消息,就像他诗里写的那样——”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次他真的成了永远的过客。
说起郑愁予,很多人可能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是谁。但要是念出那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大多数人都会”哦”地一声恍然大悟。这句诗太有名了,有名到几乎成了现代诗的代名词。它出现在无数人的QQ签名、微博简介里,被文艺青年们反复引用,甚至被改编成流行歌曲。但很少有人知道,写出这句诗的时候,郑愁予才二十出头。
这个本名叫郑文韬的山东汉子,16岁就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想想现在的16岁孩子在干嘛?大概还在为考试发愁吧。可人家郑愁予那时候已经在写”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这样的句子了。后来他又写了《窗外的女奴》《衣钵》《雪的可能》这些诗集,名字一个比一个有意思。特别是《寂寞的人坐着看花》,光听书名就觉得特别”郑愁予”——那种带着点古典韵味,又透着现代人孤独感的调调。
郑愁予的诗特别会玩意象。除了最出名的”达达的马蹄”,他还写过”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把春天说得像个憋不住要撒欢的孩子;写”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把心比作一座空荡荡的城池;写”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把离别说得像天气一样自然又不可抗拒。这些句子现在读来依然新鲜,完全不像几十年前写的东西。
有意思的是,虽然诗写得那么婉约,郑愁予本人却是个标准的北方汉子。他生在山东济南,后来去了台湾,又移居美国,人生轨迹就像他诗里写的”过客”。但就是这个”过客”,把中文现代诗带到了全世界。他的诗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连外国人都能感受到那种”美丽的错误”的魅力。
现在书店里摆着的现代诗集,十个有八个都在学郑愁予那种调调——用古典意象说现代情绪,把大白话写出韵律感。但学来学去,总差那么点意思。毕竟”达达的马蹄”只有一个,就像郑愁予自己也只有一个。
老爷子活了92岁,够本了。但他留下的那些诗句,估计还能再活好几个92年。下次当你看到夕阳西下,或者听到远处传来马蹄声(虽然现在很少能听到了),说不定会突然想起那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那时候你就会明白,郑愁予其实没走,他只是变成了诗句,继续在纸上哒哒地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