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绫野刚《捏造》预告发布:我们应“相信”什么?

绫野刚《捏造》预告发布:我们应“相信”什么?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下为符合要求的正文,共约1200字)
绫野刚在《捏造》里演的这个小学老师薮下诚一,开场十分钟就让人看得喘不过气——他家门口被泼满红油漆,电视里滚动播放着”恶魔教师逼迫混血学生自杀”的标题,便利店收银员认出他后直接往他买的饭团上吐口水。这个2003年发生在福冈的真实事件,被三池崇史拍得像一场正在直播的私刑现场。
绫野刚《捏造》预告发布:我们应“相信”什么?-1
电影里有个细节特别扎心。柴崎幸演的家长冰室律子第一次上电视控诉时,镜头特意扫过她颤抖的手里攥着的”证据”:几张皱巴巴的作文纸,上面用稚嫩笔迹写着”老师说我该去死”。可当绫野刚演的薮下在法庭上被问及这个细节时,他突然扯开衬衫露出肋骨上的淤青:”那孩子父亲带人把我堵在器材室时,怎么没人拍这个?”这场戏摄影机一直晃得厉害,像是随时会从记者手里滑落似的。
龟梨和也演的记者鸣海三千彦算是全片最复杂的角色。他最早在报纸上给薮下打上”杀人教师”标签,可后来偷偷跟踪发现,那个所谓”被逼自杀”的混血小孩其实正跟着冰室律子在新开的游乐园玩。电影用了个特别妙的对比剪辑:一边是鸣海拍到的欢乐母子,另一边是电视里重播着律子哭诉”孩子至今做噩梦”的新闻画面。这种打脸桥段要是放在别的导演手里肯定很狗血,但三池崇史就让它静悄悄地发生,连背景音乐都懒得加。
绫野刚《捏造》预告发布:我们应“相信”什么?-2
小林薰演的律师汤上谷年雄算是全片定海神针。这个总叼着戒烟糖的老头在法庭上直接搬出《朝日新闻》当年的头版——”550人律师团声讨恶魔教师”,然后突然冷笑:”各位知道现在这550人里有几个愿意接受采访吗?三个。”镜头扫过旁听席,之前义愤填膺的市民们全都低头搓手指。这种细节比什么大道理都有说服力。
电影最狠的还是对媒体套路的揭露。有个段落剪进了七家电视台对同一事件的报道:TBS的标题是”教师暴言录音曝光”,画面却是薮下在运动会上喊”加油”的镜头;富士台把家长律师团称作”正义联盟”,可字幕把人数从550错打成5500。最讽刺的是NHK的专题片,他们采访的那个”深受创伤”的学生,其实压根不是薮下班上的,这事直到影片后半段才被木村文乃演的新人记者捅破。
绫野刚《捏造》预告发布:我们应“相信”什么?-3
三池崇史这次玩了个很冒险的叙事结构。全片118分钟里有将近70分钟都在堆积对薮下的不利证据,连观众都要认定他就是个人渣了。直到北村一辉演的退休警官出场,才带出那个关键转折——当年所谓”体罚致伤”的医院记录,日期比事发时间还早两天。这个真相揭晓时,镜头突然从摇晃的手持变成固定机位,仿佛整个世界终于停止旋转。
现在日本论坛都在吵电影里没明说的部分。比如冰室律子为什么坚持诉讼六年,有人发现原著里提到她丈夫的美国公司刚好在那段时间争取军方合同;还有薮下班上那个总戴棒球帽的转学生,看完电影重刷预告才注意到,所有”老师施暴”的闪回画面里都找不到这个孩子的正脸。这些留白比直给更有杀伤力。
上映当天有场戏引发观众集体惊呼。薮下被辞退后去便利店打工,电视里正在播”恶魔教师现状”的八卦新闻。当他弯腰整理货架时,背景音里女主播突然说:”最新消息,本案关键证人…”然后吸管掉地的声音完全盖过了后续内容。这个设计简直是对信息时代的精准讽刺——我们永远只能听到半截真相。
散场时听到有观众说:”这不就是现在的热搜吗?”想想确实毛骨悚然。二十年前福冈发生的这场闹剧,放在今天可能发酵得更快——薮下还没走到法院就会被做成表情包,冰室律子的采访片段会在TikTok病毒传播,而那550个律师大概早就开直播带货了。三池崇史最厉害的就是,他拍的是过去,但每个镜头都在戳当下的脊梁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飞猪电影院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ovie.toodiancao.com/11335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