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再见》:阿娇演绎绝症母亲,泪别时刻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下是按照您要求撰写的口语化影评,约1200字)
钟欣潼这次真的把我哭惨了。上次在电影院这么掏纸巾还是看《桃姐》的时候。6月20号上映的《好好说再见》根本不是什么小清新治愈片,前半小时我就把袖口哭湿了——那个穿着病号服躲在厕所里咬着手背不敢哭出声的应诺,可不就是去年查出乳腺结节时半夜偷偷查百度吓到发抖的我吗?
林栋甫老爷子演的爸爸简直绝了。预告片里有个镜头,他蹲在女儿病房门口啃冷馒头,白头发支棱着,西装裤脚全是灰。护士过来问”23床家属在吗”,他慌慌张张把馒头塞口袋,手在裤子上蹭了又蹭才敢接化验单。这种细节太真实了,就像我舅当年照顾外婆时,总要把烟味散干净才敢进病房。
最扎心的是小演员赵禹睿。小丫头追着妈妈问”你是不是要变成星星”那段,我后排有个宝妈直接哭到打嗝。应诺骗她说要去国外工作,孩子把整个储蓄罐的硬币倒出来说”我买机票去看你”,银幕上钟欣潼的眼泪是垂直掉下来的——这个镜头我记到现在,当时整个影厅都是吸鼻子的声音。
海报上祖孙三代那个站位特别有意思。应诺站在最后面笑,但影子刚好笼着前面的父亲和女儿。后来看电影才发现,这是她化疗掉头发后拍的,剧组特意选了黄昏的光线,她毛衣领口里若隐若现的PICC管都没修掉。这种真实感比什么演技炸裂的哭戏更有冲击力。
预告片里”家人是止痛剂”这句slogan,正片里是有具体场景的。应诺半夜疼到用头撞墙,老父亲就抱着她哼小时候的摇篮曲,女儿趴在她腿上数”妈妈今天多坚持了五分钟”。比打吗啡管用的是爸爸口袋里永远揣着的陈皮糖,跟三十年前哄她打针时一模一样。
有三场戏建议带够纸巾:一是应诺偷偷给自己录遗言视频,结果发现爸爸早就在她手机里存了”女儿成长全记录”;二是女儿非要把儿童手表戴在妈妈手腕上,说”这样我就能永远找到你”;最后切蛋糕那里,应诺手指已经没力气了,老爷子就握着她的手一起切,奶油蹭得袖口都是,这个细节让我想起奶奶临终前非要自己拿筷子吃饭的样子。
导演很聪明,没把绝症患者拍成苦情剧主角。应诺会因为掉头发发脾气,会偷喝奶茶被医生骂,化疗前还要纠结”能不能涂指甲油”。这种鲜活比刻意煽情高级多了,就像邻座姑娘说的:”谁规定病人就必须坚强得像圣母啊?”
有个神来之笔的转场:女儿吹生日蜡烛的火焰,叠化到病房心电监护仪的绿光。应诺这时候已经说不了整句话了,就用手指在女儿手心写”再见”,小姑娘突然说:”妈妈你写错字啦,这是明天见的明。”全场爆哭的点在于,孩子其实知道真相,她在用自己的方式改写了告别。
散场时听到有观众说”像看了场漫长的临终关怀”,我觉得不对。这片子压根不是在讲死亡,而是教人怎么热气腾腾地活着。就像应诺最后那条朋友圈:”确诊后尝到的草莓特别甜,我爸的呼噜声莫名好听,连女儿挑食的样子都可爱了。”
现在明白为什么选6月20日上映了——正好是父亲节后一天。建议看完电影给老爸打个电话,不用说什么肉麻话,就问问他”晚上吃面要不要加醋”,就像应诺爸爸总记得她讨厌香菜那样。有些告别不必等到最后时刻,每天的琐碎相处,都是”好好说再见”的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