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在说》:暑期电影口碑直播,观众声音激活影市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2025年暑期档电影市场迎来了一次令人瞩目的爆发。截至8月18日,全国暑期档总票房突破100亿元,观影人次超过2.67亿,这一成绩的背后不仅是优质内容的持续供给,更得益于一种以观众真实反馈为核心的传播机制正在重塑电影消费生态。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推出的特别直播策划《观众在说》,成为推动票房与口碑双增长的关键力量。
这一特别节目采用竖屏直播形态,以“零剪辑、零剧本”为制作理念,将镜头直接对准普通观众,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主角。节目每期邀请影片主创、行业嘉宾与专业主持人一同倾听观众即时的观影感受,内容涵盖影片的情感共鸣点、叙事结构、表演细节等多个维度,极大缩短了从口碑产生到购票决策之间的路径。截至8月中旬,《观众在说》已完成17场直播,吸引数百位观众现场发言,全平台观看及话题讨论量累计突破亿次,成为暑期档电影宣传中现象级的传播案例。
节目所倡导的“真实声音”不仅拉近了创作者与观众的距离,也显著拉动了票房的大盘增长。据统计,暑期档自7月中旬起连续32天单日票房超过1亿元,多部高口碑影片如《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等凭借观众自发推荐脱颖而出,实现排片与票房的逆势上涨。其中,《南京照相馆》因触及家国历史与个体记忆的深刻主题,在直播中屡被观众提及,最终在社交平台形成广泛传播,成为暑期档的一匹黑马。
更值得关注的是,《观众在说》不仅是一个影评类节目,更逐渐发展成为跨地域、跨文化的对话平台。直播活动陆续拓展至北美、澳新、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邀请海外华人及国际观众参与讨论。例如,在“八·一五”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纪念日推出的主题直播中,影片《东极岛》《南京照相馆》所传递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引发了海外观众的强烈共鸣。许多人通过弹幕、连麦等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牵挂与文化认同,显示出电影作为情感媒介所具有的跨文化沟通力量。
主创团队的积极参与进一步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与影响力。《罗小黑战记2》《长安的荔枝》《刺猬》等影片的导演、编剧和演员纷纷走进直播间,第一时间回应观众提问,分享创作初衷与幕后故事。这种直面反馈的机制不仅提升了作品的透明度,也为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改进参考。编剧张珂认为,“这种形式让电影不再只是单向输出,而变成一场集体共创”;影评人谭飞则指出,“口碑传播正在从‘滞后’走向‘即时’,这是电影营销的一次重要进化”。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江逐浪从媒介研究角度指出,《观众在说》之所以能撬动大规模市场反响,是因为它契合了当下受众对真实性与参与感的双重需求。在信息过载的时代,观众更倾向于相信同龄人的真实体验而非传统广告,而直播形态所提供的即时而未经修饰的内容,极大增强了传播的信服力。
随着《捕风追影》《脱缰者也》等多部新片陆续定档,2025年暑期档的整体热度仍在延续。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表示,将继续深化《观众在说》这一品牌,扩大观众覆盖范围、优化互动形式,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市场的良性循环。可以看出,在内容为王的背后,“观众的声音”正逐渐成为决定电影商业与艺术价值的关键要素,而如何倾听、理解并响应这些声音,已成为未来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