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热年华》北京首映 明星云集共赏女性奋斗史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那个年代的女性,比我们想象中更生猛
《炽热年华》的首映礼现场,冯文娟挺着孕肚走上红毯时,台下响起一片掌声。这位怀孕后首次公开露面的女演员,在片中饰演的角色恰恰经历丧子之痛。”拍那场戏时,我摸着肚子在想,这种痛楚可能比剧本写的还要深十倍。”她说话时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裙摆,这个细节被前排观众拍下来发到网上,有人评论说:”光是听她描述就想哭,这电影得多扎心啊。”
影片把镜头对准上世纪90年代东北小城,纺织厂女工周红梅(冯文娟饰)的工装裤上永远沾着机油,丈夫意外去世后,她不仅要养活瘫痪的婆婆,还要应付整天来催债的亲戚。有场戏是她半夜偷偷翻进厂里,借着月光修那台老式织布机——这是她打算承包车间的重要筹码。导演段国云用了长达三分钟的长镜头,冯文娟手上的扳手每拧紧一颗螺丝,观众席里就有人跟着屏住呼吸。
“我们找到1994年长春纺织厂的真实考勤表当道具。”编剧孟广顺说起这个细节很得意,”那时候女工们流行用毛线勾出各种花样的茶杯套,周红梅的抽屉里就塞着好几个。”这种近乎偏执的真实感贯穿全片:吴昊宸饰演的技术员总戴着副掉漆的眼镜,韩德笑演的车间主任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着泛黄的”先进工作者”奖状,就连群众演员围观的电视机里,放的确实是1996年春晚的《打工奇遇》。
但影片真正让人坐不住的,是那些充满原始生命力的爆发时刻。周红梅抡起铁锹砸向骚扰她的混混时,整个影院响起叫好声;当她终于凑够承包费,却被告知要先交五千块”人情费”时,银幕上她咬着嘴唇渗出的血丝,比任何嚎啕大哭都更有冲击力。有场戏是她在澡堂隔间里边搓澡边哭,蒸腾的热气里,观众能看清她背上被纱锭烫伤的疤痕随着抽泣起伏。
马菲饰演的工会主席王大姐是个妙人。这个总揣着瓜子到处分发的热心肠,会在周红梅被欺负时抄起搪瓷缸子砸人,也会在得知她偷偷流产时,默默往她更衣柜里塞一包红糖。影片后半段有段神来之笔:两个女人在雪地里啃着冻梨吵架,王大姐突然说:”你知道我为啥总嗑瓜子吗?当年车间粉尘爆炸,我男人扑过来护住我,后来从他口袋里摸出来的,除了半把瓜子,还有给我买的雪花膏。”
首映当晚,有位五十多岁的女观众拉着主创的手不放:”我就是90年代下岗的纺织女工,你们连车间里日光灯管嗡嗡响的声音都还原了。”更年轻的观众则在社交平台讨论周红梅那句台词:”他们说女人该像水,可我偏要做块铁,就算生锈了也能硌碎几颗牙。”截至发稿时,这句台词在某短视频平台已被使用12.8万次。
影片结尾处,周红梅的纺织作坊变成小型服装厂,新招的女工们穿着时髦的牛仔裤在缝纫机前忙碌。镜头扫过墙上的老照片——那是她站在早已拆除的纺织厂门口,工装裤膝盖处打着歪歪扭扭的补丁。没有煽情音乐,只有缝纫机规律的哒哒声,但前排戴红帽子的老太太掏手绢的声音,在整个影厅里听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