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程昱、姜贞羽、邢昭林探秘普洱 体验民族风情妆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跟着蔡程昱姜贞羽邢昭林,在普洱古寨里当了一天”电影主角”
上周末刷到蔡程昱在普洱古寨里穿着民族服饰的照片时,我手机差点没拿稳——这个平时在音乐剧舞台上闪闪发光的男高音,此刻正蹲在傣族竹楼前逗土狗,阳光透过凤尾竹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和他一起出现在”光影绽放中国行”活动里的,还有古装扮相惊艳过不少人的姜贞羽,以及凭借《双世宠妃》收获大批少女心的邢昭林。三位平时活在镜头里的年轻人,这次带着观众的眼睛,在普洱的茶山云海里当起了”临时原住民”。
活动选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老达保寨子,车子刚拐进村口就听见芦笙调子。姜贞羽顶着满头的银饰从竹楼里探出身来,她身上那套拉祜族嫁衣足足有八斤重,领口绣着的彩色菱纹据说要绣娘耗费三个月。”头饰会跟着走路叮当响,像自带BGM。”她提着裙摆转圈时,银片碰撞的声音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化妆师特意在她眼下点了两颗”太阳痣”,这是当地姑娘成人礼的传统妆容,远远看去像挂着两滴凝固的阳光。
邢昭林被安排去学舂糍粑,木槌刚举起来就被围观的大妈们笑”像在打高尔夫”。他后来偷偷告诉我,糯米团子看着软和,真要捶打均匀得花两小时,期间还要不断沾水防止粘连。”手掌都震麻了,但刚出锅裹上花生粉的那口,甜得能原谅所有辛苦。”说这话时他正蹲在火塘边,手里捧着土陶碗,热气糊了半边眼镜片。
最绝的是蔡程昱学吹”哩嘎嘟”(拉祜族传统乐器)的片段。这个能轻松驾驭歌剧咏叹调的嗓子,对着三孔竹笛愣是吹出了水壶烧开的动静。教他的老艺人笑得直拍大腿,最后妥协道:”要不你还是唱歌吧!”结果他即兴来了段《茶马古道》的清唱,高音惊得寨子里的土狗集体仰脖子,画面切到航拍镜头时,整个古寨像被歌声托起的绿宝石。
活动摄影师阿Ken扛着设备满寨子追明星,后来干脆放弃摆拍:”他们跟着村民学织布时手指被纱线勒出红痕,蹲在溪边用芭蕉叶接山泉喝,这些瞬间比任何造型都珍贵。”确实,姜贞羽帮老奶奶穿针时微微眯起的眼睛,邢昭林被篝火映得发亮的侧脸,蔡程昱躺在晒茶架上小憩时落在睫毛上的茶花,这些未经过度修饰的画面,倒真应了活动想传达的”松弛感”。
傍晚的长桌宴把气氛推向高潮。五十米长的竹桌上,酸笋煮鱼旁边挨着明星们自带的辣条,村民自酿的苞谷酒混着巴黎水,有种奇妙的和谐。蔡程昱被灌了三碗酒开始红着脸唱祝酒歌,姜贞羽学用芭蕉叶包饭团总散开,邢昭林则沉迷于研究竹筒饭的制作原理。当寨老带着大家跳起”摆舞”时,三个城市来的年轻人手脚不协调得宛如刚安上的假肢,但笑声惊飞了整片稻田的萤火虫。
回看活动照片时会发现,真正打动人的不是那些精修海报,而是蔡程昱鼻尖沾着灶灰的特写,姜贞羽裙摆挂到竹篱笆的狼狈瞬间,邢昭林和放牛小孩交换棒球帽的抓拍。这些意料之外的生动,或许就是普洱想展示的”电影感”——不需要刻意表演,当茶山晨雾漫过吊脚楼,当佤族少女的银腰带叮咚作响,每个人都是生活这场大戏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