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中有林》开拍:于和伟、高圆圆、乔杉、夏之光加盟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郑执带着《森中有林》从书桌走向导演椅,这次他要亲自把笔下的世界搬上银幕
沈阳的春天来得总是特别晚,三月的风还带着刺骨的寒意。但在片场,郑执却忙得额头冒汗。这位以《生吞》《仙症》等小说闻名的东北作家,正站在监视器后面,盯着于和伟和高圆圆在镜头前的表演。这是他第一次当导演,拍的是自己写的剧本《森中有林》。”以前都是把本子交给别人拍,这次我想自己试试。”郑执说话时眼睛一直没离开监视器,手里还攥着已经翻得卷边的剧本。
这片子讲的是个横跨四十年的故事。从八十年代到现在,两组家庭因为一起悬案纠缠在一起。于和伟演的那个角色特别有意思,表面是个老实巴交的护林员,背地里却藏着天大的秘密。高圆圆演他媳妇,是个性格特别刚烈的东北女人。有一场戏我印象特别深,她发现丈夫的秘密后,抡起擀面杖就往他背上砸,结果于和伟硬是咬着牙一声不吭。后来郑执跟我说,这场戏他写了整整三天,就是要表现东北人那种”打落牙齿和血吞”的倔劲儿。
乔杉这次完全颠覆形象,演了个阴狠的反派。听说他为了这个角色特意减了二十斤,留了个板寸,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有场在废弃工厂的戏,他掐着夏之光脖子的那个镜头,把现场工作人员都看傻了。张天爱演的是个记者,为了查清当年的悬案到处奔走。她那个角色特别较真,有场在档案馆翻资料的戏,她真就在那儿泡了三天,把手指头都磨出茧子了。
摄影朴松日特别会拍东北的冬天。他把沈阳那些老厂区的锈铁皮、结冰的河面、光秃秃的树枝拍得特别有味道。有个长镜头我记到现在:镜头跟着韩庚演的年轻警察在雪地里追人,跑着跑着突然摔进个雪坑,等他爬起来,镜头慢慢往上摇,远处就是冒着黑烟的工厂烟囱。郑执说这个镜头他在写小说时就在脑子里想过无数遍。
这片子最绝的是时间线的处理。三个春天的戏是跳着拍的,今天拍2000年,明天可能就拍1985年。于和伟得在青年妆和老年妆之间来回切换,有次他顶着老年妆吃午饭,把来送盒饭的大爷吓了一跳,以为真是个老头。高圆圆更不容易,要演从二十多岁到六十多岁的变化,她说最难的不是化妆,是怎么让眼神也跟着变老。
郑执在片场有个习惯,总喜欢给演员讲小说里的细节。有场戏是夏之光在森林里找东西,郑执就跟他说:”你想象自己脚下踩的不是雪,是积了四十年的落叶,每一脚下去都能闻到腐烂的味道。”把小孩说得直起鸡皮疙瘩。这些细节都是他写《森中有林》原著时就琢磨透的,现在终于能亲手把它们拍出来。
剧组在沈阳铁西区找了个八十年代的老家属院拍戏。那栋红砖楼现在都没人住了,窗户玻璃碎了大半。美术组往墙上贴了当年的标语,又在阳台上挂了几件旧衣裳,风一吹,那些衣服晃啊晃的,好像真有人住在里头似的。郑执特别看重这些细节,他说:”东北的故事就得有东北的魂儿,墙上的一道裂缝,地上一块砖,都得会说话。”
拍到中途遇上暴雪,原定的外景拍不了了。郑执连夜改剧本,把一场室外的对峙戏改到了澡堂子里。结果这场临时加的戏成了全片的亮点,热气腾腾的澡堂,两个男人光着膀子谈判,墙上的瓷砖往下滴水,把紧张气氛烘托得更足了。于和伟后来开玩笑说,这场戏拍完他感冒了半个月,但值了。
现在片子还在后期制作,但已经有人在电影节上打听消息了。毕竟郑执之前参与编剧的《我在时间尽头等你》《被我弄丢的你》都成了爆款。不过这次不一样,是他自己从头到尾操刀的作品。有个看过粗剪版的朋友跟我说,这片子像把锋利的老菜刀,能把人心最硬的那层壳给劈开。我想,这大概就是郑执非要自己当导演的原因——有些故事,只有亲手打磨才能显出它本来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