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中日韩电视制作者论坛:共塑东亚视听产业全球影响力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青岛这场三国电视人的聚会,聊的不只是8K和AI
160多个中日韩电视人挤在青岛东方影都的会议室里,你绝对想不到他们争论最凶的,居然是日本导演带来的那部用AI生成动画片的实验作品。韩国MBC的内容总监当场就掏出手机,给大家看他们刚推出的虚拟偶像在社交媒体上跳女团舞的视频,中国4K超高清频道的技术负责人立刻接茬:”我们演播室的虚拟场景能实时追踪主持人动作,连衣服褶皱都能渲染出来。”
这场面发生在第22届中日韩电视制作者论坛上。作为中国对日韩落地免签后的首场大型文化交流,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海风里飘着的都是行业焦虑——日本NHK的制片人吐槽说,他们黄金时段收视率被TikTok抢走三成,韩国代表马上补充:”我们00后观众现在连电视机遥控器都不会用了。”中国团队展示的调研数据更扎心:00后每天刷短视频的时间,比看所有传统电视节目的总和还多两倍。
但三国电视人显然没打算躺平。韩国MBC亮出了他们的”全球粉丝养成计划”,就是把电视剧、综艺、衍生品打包成文化套餐,通过自建平台直推海外用户。他们去年靠这套打法,让古装剧《恋慕》在东南亚多圈了300万付费会员。日本代表团带来的AI动画《江户幻想谭》更绝,原本需要20人团队三个月的工作量,现在三个程序员加AI工具两周就能搞定,虽然人物表情还有点僵,但成本直接砍掉八成。
中国团队也没藏着掖着。央视总台的导演当场演示了8K直播里的”子弹时间”,就是能让观众用手机360度旋转视角看京剧武生的空翻动作。山东卫视的制片人则爆料,他们正在和青岛啤酒博物馆合作拍沉浸式纪录片,观众戴着VR设备能闻到啤酒花的香气。最引发热议的是中日韩制片人版权交易平台的构想,这要是真搞成了,说不定明年我们就能看到日本团队拍的三国演义,或者中国导演操刀的韩式偶像剧。
论坛茶歇区简直成了技术集市。韩国人兜售他们的虚拟偶像养成系统,日本人推销AI编剧软件,中国团队则忙着展示5G+8K的远程制作方案。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日本TBS的资深制片人偷偷向中国同行打听竖屏微短剧的盈利模式,而芒果TV的95后导演正缠着韩国老师学偶像剧的”第八集接吻定律”。
别看大家嘴上都在谈技术,真正引发共鸣的反而是个韩国老导演的感慨。他展示了一段1993年中韩合拍剧的胶片,画质模糊得像打了马赛克,但镜头里北京胡同和首尔北村韩屋交错出现的画面,让在场不少人都红了眼眶。”我们现在有8K、有VR,但讲好三国老百姓都懂的故事,还是得回到文化基因里找答案。”这话说完,全场安静了好几秒。
论坛闭幕那天,青岛突然下了场暴雨。但电视人们挤在酒店大堂里谁都不愿散,韩国团队拉着中国同行商量合拍美食纪录片,日本NHK的人正用翻译软件和山东卫视聊动漫改编。最忙的是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的工作人员,他们手里的备忘录已经记了二十多条合作意向。听说11月东京论坛要讨论虚拟制片技术,好几个中国团队当场就表示要带工程师过去切磋。
看着这些电视人冒雨打车的背影,突然想起论坛开场时放的混剪视频:京剧脸谱、能剧面具、韩式河回假面在屏幕上轮转,最后合成个巨大的东亚文化万花筒。或许就像韩国导演说的那样,当电视机变成手机里的一个小图标时,反而更需要这群人把文化记忆变成新的视觉魔法。毕竟,谁不想看看AI生成的杨贵妃和卑弥呼女王隔空斗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