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金鸡奖提名心惊,周政杰:表演中永葆“少年”

金鸡奖提名心惊,周政杰:表演中永葆“少年”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在《中国电影报道》推出的“提名者说”系列访谈中,青年演员周政杰作为第三十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者,围绕电影《老枪》及其表演心得展开了一场深入对话。这一系列策划旨在致敬中国电影诞生一百二十周年,既回望历史成就,也展望未来光影的发展方向。周政杰凭借在电影《老枪》中对耿晓军一角的塑造获得提名,这是他首次入围表演类奖项,面对这份荣誉,他坦言内心充满惶恐与不安。在他看来,金鸡奖代表了中国电影界的最高专业认可之一,这份突如其来的肯定让他感到“难以承担”。然而,他并未让这种情绪阻碍前进的脚步,反而将“害怕”视为一种珍贵的动力。他解释说,正是这种对奖项分量的敬畏之心,促使他在表演中不断自我施压、寻求突破,将压力转化为艺术创作的能量。
谈到电影《老枪》的剧本,周政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导演通过独特的叙事视角,赋予了剧本鲜明的时代魅力。影片通过少年耿晓军与老顾之间的代际冲突,折射出特定历史背景下个体的生存状态与情感困境,这种设定容易引发观众共鸣。在塑造耿晓军这个角色时,周政杰深入剖析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青年,活在自己构建的乌托邦幻想中。耿晓军渴望成为“理想中的大人”,但现实境遇与内心憧憬之间存在巨大落差,这种矛盾构成了角色的戏剧张力。周政杰特别提到片中一场令他印象深刻的群戏:耿晓军与老顾在情绪爆发点大喊“开枪”的场景。他形容这场戏是“表演的魅力所在”,演员之间情感的相互交织与默契配合,使得角色关系在冲突中达到升华,这种集体创作的火花往往能超越剧本本身的设定,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金鸡奖提名心惊,周政杰:表演中永葆“少年”
周政杰在访谈中透露,耿晓军这个角色之所以能引起他的强烈共鸣,部分源于他与角色在少年时代的相似性。他回忆自己年轻时同样带着一股倔强,面对认为不公的事情会坚持抗争。他特别提到能够理解耿晓军“偷枪”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少年勇气与执着,虽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行为方式本身并不可取。这种对角色心理的深入理解和共情,使得他在表演中能够准确把握人物的情感脉络,将耿晓军的叛逆、迷茫与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自己的表演追求,周政杰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来描述理想中的演员形象——“远看光滑,近看棱角”。他解释说,这意味着演员在银幕上给人的整体印象应当自然流畅,但细看之下又能发现丰富的层次与细节。他致力于成为这样的演员,在表演中既保持整体的和谐统一,又在细微处展现人物的复杂性与多面性。这种艺术追求与他在《老枪》中的表演实践一脉相承,通过对耿晓军这一角色的塑造,他成功展现了一个表面叛逆不羁、内心却充满挣扎的复杂人物。
金鸡奖提名心惊,周政杰:表演中永葆“少年”
从对金鸡奖提名的惶恐,到对角色塑造的深入剖析,再到对表演艺术的执着追求,周政杰在访谈中展现了一名青年演员的真诚与思考。他以《老枪》中耿晓军一角为切入点,不仅表达了对特定时代背景下个体成长的深刻思考,也阐明了自己在表演道路上的职业理想。在中国电影走过一百二十年历程的今天,像周政杰这样既尊重传统又勇于探索的年轻演员,正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演实践,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的艺术成长轨迹,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国电影新生代在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与探索,这种探索不仅关乎个人艺术生涯的发展,也与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演进脉络紧密相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飞猪电影院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ovie.toodiancao.com/12214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