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洲》电影获准公映!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电影《李子洲》(外文名:IGNITER)作为一部红色主题、历史及革命先驱传记类型的影片,已于2025年8月20日获得国家电影局颁发的公映许可证(电审故字〔2025〕第160号),并计划于2025年底在全国公映。该片以1923年至1929年的真实历史为背景,聚焦陕北共产党奠基人李子洲同志的英雄事迹,讲述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受李大钊委派回陕西开拓和发展革命事业的历程。影片旨在展现李子洲坚如磐石的革命信仰、为民族解放奋斗牺牲的壮烈情怀,同时讴歌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和忠诚誓言。作为首部聚焦革命先驱李子洲的电影作品,它不仅是对英雄的致敬和对重要革命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面向大众的生动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深厚的时代意义与艺术价值。
影片的制作与出品得到了中共子洲县委、子洲县人民政府、中共子洲县委宣传部等核心支持,由陕西亿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联合出品方包括子洲县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榆林市榆阳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榆林学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该项目被列为2025年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体现了地方政府对红色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通过电影这一媒介,项目旨在弘扬李子洲的求真、斗争、创新和奉献精神,同时推动地方文旅事业的发展,为陕西的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主创团队由导演朱秋玥领衔,主演包括于晓光(饰演李子洲)、奚望、邓炀(饰演李大钊)、那志东、高海诚、李明亮、黄涛等,特邀出演者为娜仁花,作曲由周秀松负责。导演朱秋玥在电影创作前已深耕李子洲题材多年,她执导的同题材话剧《播火者》(2021年)和《李子洲在1929》(2022年)均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为电影奠定了坚实的观众基础。在选角理念上,朱秋玥打破了历史题材惯用特型演员的传统,坚持“角色匹配度第一”的原则,追求演员“是”角色而非仅仅“像”角色,这种创新理念有助于更真实地还原历史人物的精神内核,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拍摄历程方面,电影于2024年5月22日在延安侯家沟影视基地开机,同年6月30日在子洲县杀青,整个拍摄周期紧凑高效。导演朱秋玥的前期积累为影片的顺利制作提供了保障,她通过话剧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李子洲的生平和革命精神有了深刻理解。这种从舞台到银幕的过渡,不仅提升了影片的叙事深度,还确保了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艺术表达的生动性。影片的剧情紧扣历史背景,以李子洲的革命活动为主线,展现了他从北大毕业后投身革命、在陕西建立党组织、领导农民运动直至牺牲的壮烈历程。通过细腻的刻画,影片不仅还原了历史事件,还深入挖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观众能够感受到革命先驱在艰难岁月中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影片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首先,作为首部聚焦李子洲的电影,它填补了相关历史题材的空白,为公众提供了了解这位革命先驱的窗口。李子洲作为陕北共产党的奠基人,其事迹在以往的大众传播中相对较少,这部电影通过生动的影像语言,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激励当代人不忘历史、砥砺前行。其次,影片通过弘扬李子洲的求真、斗争、创新和奉献精神,呼应了当前社会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种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此外,影片的推出还促进了地方文旅事业的发展,子洲县作为李子洲的故乡,有望通过电影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带动当地经济和文化建设。
从艺术价值来看,电影《李子洲》在叙事结构和视觉表现上力求创新。导演朱秋玥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情感表达,将历史事件与人物命运紧密结合,避免了传统传记片的说教意味,使影片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作曲周秀松的音乐也为影片增色不少,通过旋律的起伏烘托出革命年代的激情与悲壮。演员们的表演同样值得称道,于晓光在塑造李子洲形象时,注重内心戏的刻画,展现了角色从青年学生到革命领袖的成长轨迹;邓炀饰演的李大钊则通过沉稳的演绎,突出了历史人物的睿智与坚定。整体而言,影片在艺术上追求真实与美感的平衡,力求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电影《李子洲》的推出,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代社会的深刻启示。它提醒人们,在和平年代,我们不应忘记那些为民族解放事业付出生命的先烈,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通过这部电影,观众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先驱的艰辛与伟大,从而激发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影片也展示了中国电影在红色题材创作上的进步,通过创新的叙事手法和艺术表达,使历史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总之,电影《李子洲》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精湛的艺术表现和鲜明的时代价值,必将成为2025年值得关注的文化事件,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和理想信念教育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