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再见》电影专家研讨京举行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八月三日,北京举办了一场关于电影《好好说再见》的专家观摩研讨会,此次活动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与浙江省电影家协会联合主办。影片于六月二十日在全国公映,由陈三俊担任总制片人及编剧,张弛与王崑琳共同执导,钟欣潼、林栋甫、赵禹睿领衔主演,陶慧敏特别出演。该片以“安宁疗护”(即临终关怀)为核心主题,讲述身患绝症的单亲妈妈应诺在女儿与父亲的陪伴之下,从容走完生命最后一程的温暖故事。此前,该片已获得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优选观众喜爱影片”以及第十二届浙江电影“凤凰奖”优秀中小成本故事片和优秀男配角等荣誉。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好好说再见》是今年现实题材电影中一部具有思想深度、艺术高度与观赏价值的佳作。影片以真诚而温和的视角直面“临终关怀”这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议题,引导观众深入思考生命尊严、亲情责任以及告别的真正含义。在叙事策略上,电影摒弃了常见的悲情渲染或猎奇手法,转而采用一种充满“仪式感”的温暖叙事,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同理心。
从美学风格来看,该片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哀而不伤”的抒情传统,在表现死亡这一沉重主题时并未陷入绝望或恐惧,而是通过细腻的情感铺陈和诗意的影像语言,实现了一种“向死而生”的精神超越。镜头语言平静而深刻,不少场景构图含蓄而富有象征意味,使观众在感动之余亦能感受到心灵上的净化与升华。
在社会层面,这部电影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经验,尤其是在当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其所传递的积极生命观与向善的道德力量,具有显著的社会现实意义。它不仅提供了一种如何面对生命终点的文化想象,也更进一步推动了公众对安宁疗护服务的关注与理解,体现出电影作为大众艺术形式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指出,该片成功将生命教育转化为一道温暖而深刻的影像诗篇,契合当前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人性深描与现实关怀的双重要求。浙江省文联代表曹鸿也表示,作为文化大省,浙江推出的这部作品凝聚了主创团队的大量心血,期待通过本次研讨能够进一步扩大影片的社会影响力。
总制片人兼编剧陈三俊与导演张弛在会后对与会专家表达了感谢,并分享了影片创作的初衷与制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他们提到,剧本历经多年打磨,创作团队始终怀着对生命与艺术的敬畏之心,试图以最真诚的方式呈现这一题材,避免煽情和说教,力求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自然产生共鸣与思考。他们表示,专家们提出的意见不仅对影片目前的传播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团队未来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从产业角度看,《好好说再见》也为中小成本现实题材电影的制作提供了重要范本。它证明即使制作规模有限,只要选题精准、情感真挚、美学表达到位,中小成本影片同样可以在主题开拓、情感共鸣与艺术完成度上实现“以小搏大”,进一步丰富中国电影市场的类型结构,推动更加多元健康的电影生态的形成。
整部电影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沉稳的叙事节奏和高度克制的抒情方式,勾勒出生命尾声中的温暖与光明,不仅是一场关于告别的情感体验,更是一次关于如何活着的精神启示。它用影像的方式重申了生命的价值与亲情的联结,在舒缓而深沉的基调中传递出令人回味的艺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