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长空之王》9.3重映:歼-20、歼-16等战机震撼登场

《长空之王》9.3重映:歼-20、歼-16等战机震撼登场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电影《长空之王》于2024年9月3日以2D、IMAX及CINITY等多种制式再度登陆全国院线,这一安排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这一天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上下以多种形式纪念这一重大历史时刻。而《长空之王》选择在这一天重映,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中国国防航空事业艰苦征程的回望与礼赞。与此同时,当日的“九三胜利日阅兵”通过电视直播展现中国空军的雄姿,影院大银幕上则呈现试飞员为新型战机奋不顾身的英勇故事,两者形成跨媒介的呼应,共同构筑出国家航空实力与精神的双重叙事。
影片首次将镜头对准了中国空军试飞员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不同于前线作战的飞行员,却是新型战机飞向蓝天的第一道关卡,是“为战机摸清天花板的人”。电影以雷宇(王一博 饰)的成长为主线,讲述他在队长张挺(胡军 饰)的带领下,与战友们共同挑战高风险试飞科目,不断逼近人体与机械的极限,一次次在生死边缘获取关键数据,最终助力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战机诞生的故事。这些情节并非完全虚构,许多关键剧情——如空中停车、尾旋改出、发动机着火、机体结冰等险情,均有真实原型案例作为支撑。正是这些真实事件所承载的重量,让影片在戏剧张力之外,多了一层沉甸甸的纪实力量。
《长空之王》9.3重映:歼-20、歼-16等战机震撼登场-1
《长空之王》不仅故事来源于真实,其视觉呈现也极力追求真实。影片获得了中国空军的大力支持,多款现役尖端战机如歼-20、歼-16、歼-10C等均以真机实拍的方式参与演出,在大银幕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震撼效果。无论是战机呼啸而起、穿云破雾的宏大气象,还是遭遇险情时驾驶舱内频闪的警报、飞行员紧绷的面部特写,电影用极具沉浸感的视听语言,将试飞这一“刀尖上的舞蹈”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场景不仅服务于剧情,更成为传递科技自信与国家力量的重要载体。
在主题表达上,电影深刻刻画了航空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与家国情怀。无论是雷宇从一名注重个人表现的优秀飞行员,逐渐成长为理解责任、勇于牺牲的试飞员;还是张挺作为前辈,以生命践行使命、传递信念,他们都代表了中国国防工业中那些“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英雄群体。影片没有刻意煽情,却通过对人物命运和日常训练细节的扎实描摹,自然引发出观众对这群幕后功臣的敬意。它所歌颂的,正是一种超越个体得失、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崇高选择。
《长空之王》9.3重映:歼-20、歼-16等战机震撼登场-2
从创作团队来看,导演刘晓世本身拥有多年军事宣传片和航空题材创作经验,与编剧桂冠共同打造出这部专业性与观赏性兼具的作品。领衔主演王一博、胡军、于适等人塑造的角色鲜明可信,特别是胡军饰演的张挺,沉稳果决、外冷内热,成为全片的情感支点;周冬雨虽戏份不多,却细腻呈现出航医角色身上的温暖与力量。整个演员团队贡献了真挚而克制的表演,使得人物命运与情感冲击力得以真实传递。
该片早在2023年首映时就取得了不俗的反响,累计票房达8.5亿元人民币,并在淘票票、猫眼等平台分别获得9.7和9.5的高分,口碑表现突出。此外,影片还曾获得包括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男配角等四项提名,进一步印证了其在艺术与工业层面的双重认可。此次重映,不仅是商业上的延续,更被赋予了一层时代仪式的意味——它让观众有机会在特定的历史时刻,通过电影的方式重新审视国家强大的来之不易,感受那些沉默奉献者的伟大。
《长空之王》的重映因此超越了一般电影复映的商业范畴,成为一场具有公众教育意义和文化纪念价值的活动。它既是一次对国防航空事业的致敬,也是一次面向大众的国防科普和情感动员。通过震撼的视听效果和动人的故事,影片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航空工业如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弯道超车”之路,而这背后,正是一代代航空人与试飞员以青春、智慧甚至生命换来的结果。在回望历史、致敬胜利的日子里,这样的电影再度登场,无疑加深了观众对国家记忆与英雄精神的感知和认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飞猪电影院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ovie.toodiancao.com/11797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