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坏蛋》火热上映,北京首映礼展现都市童话的温暖烟火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在北京盛大首映礼落幕之后,电影《再见,坏蛋》于今日起正式登陆全国院线。这部由俞钟编剧并执导,陈明昊、陈宇喆、陶慧领衔主演,菅纫姿特别友情出演的作品,由武汉好只大马猴影业、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及嘲风影业等联合出品,将观众带入武汉特有的“里份”空间,讲述一群平凡小人物之间关于善意、温暖与爱的故事。
影片围绕陈明昊饰演的“大武”展开。他表面上是一个以追债为生的潦倒中年人,被周围人视作“坏蛋”,却在偶然间结识了罹患重病的小男孩豆豆。豆豆与父亲共同拥有一份写满三十一年心愿、却只能以七年时间去实现的人生清单。这一设定不仅成为叙事的核心线索,更承载着影片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随着大武与豆豆之间互动的深入,两人之间建立起超越血缘的信任与情感联系,原本粗糙冷漠的成人世界被孩子纯粹的灵魂所触动和融化。
电影刻意选择武汉“里份”———一种融合南北建筑特色、承载市民日常的传统居住空间作为叙事背景。这里既有包租公、包子铺老板、公交司机、直播博主等鲜活角色构成的社区群像,也有吵架拌嘴、互助共济的市井百态。导演俞钟在首映礼上透露,这个故事构思已有近二十年,源自他童年时代在类似环境中的生活记忆。他试图以真实接地气的生活氛围为基底,融入梦幻甚至童话般的视觉元素,如“飞向月亮”的意象,以此营造出现实与想象交织的独特风格。这种处理不仅赋予市井生活以诗意,也让观众在粗粝现实中瞥见一丝光亮。
作为影片的情感核心,孩子与成人之间的互动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陈明昊表示,在与饰演豆豆的小演员陈宇喆合作过程中,他看到了“善良的本能”——一种未被世俗沾染的生命原色。而豆豆所代表的,不仅是纯真与希望,更是对成人世界功利与麻木的一种无声质问。通过大武从“讨债者”转变为“守护者”的心理历程,电影试图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所谓“坏蛋”不过是面具,人性的温暖与韧性始终存在于每个人心底。
影片的情感力量在首映现场引发了强烈共鸣。出席的嘉宾如倪大红、郭涛、刘威、孙皓、唐诗逸等纷纷用“像一场梦”、“像一碗扎实的热干面”、“揪心又感动”来形容观影体验。吴京作为出品人之一,虽未亲临现场,但通过VCR表达了对作品的肯定,他认为这部电影“不炫技不浮夸,透着人性中的暖和骨子里的韧劲儿”。这些评价不仅指向电影的情感冲击力,也凸显其艺术处理上的克制与成熟。
从类型上看,《再见,坏蛋》并不拘泥于传统剧情片的框架,而是选择以“成人童话”的叙事方式,探讨生命中的遗憾与圆满、冷漠与温柔。它没有刻意回避现实的无情与粗粝,却始终在缝隙中投注光亮。无论是豆豆手中那张写满愿望的清单,还是“幸福里”社区中琐碎而真实的人际互动,都在提示着观众:人生的成功并非来自外在成就,而是来自于爱的能力与被爱的经历。
在这样的设定下,电影悄然完成了一次对普通人的致敬。它不歌颂英雄,不渲染悲情,只是安静地凝视一群在生活洪流中挣扎、却依然选择善良的个体。而最终打动人的,或许正是这种近乎本能的、在困境中依然相互扶持的温柔。正如俞钟导演所期待的,这是一个“属于每个普通人的童话”——它发生在巷弄深处,却照亮了更广阔的人性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