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电影频道“经典之夜”:《老枪》佳片赏析

电影频道“经典之夜”:《老枪》佳片赏析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猎枪对准纳粹时,《老枪》把战争最痛的伤口撕给你看
“砰——”那声枪响在古堡幽暗的走廊里格外刺耳。菲利浦·诺瓦雷饰演的于连医生蹲在石墙后,看着刚被自己击中的德国兵踉跄倒下,鲜血在古老的砖地上蜿蜒成河。这个镜头过去四十八年,依然能让观众后背发凉。1975年的法国电影《老枪》就是这样,用最私人的复仇故事,把战争对人性的撕裂拍得锥心刺骨。
电影频道“经典之夜”:《老枪》佳片赏析-1
记得第一次看这片子是在电影资料馆的老胶片放映会上。银幕上于连抱着女儿弗洛兰丝的尸体那场戏,整个放映厅静得能听见胶片转动的沙沙声。诺瓦雷的表演太可怕了——他先是像检查病人那样机械地查看女儿的伤口,手指碰到弹孔时突然痉挛般缩回,接着整个人像被抽掉骨头似的跪倒在地,喉咙里挤出不成调的呜咽。没有嚎啕大哭,但那种压抑到极致的悲恸,比任何歇斯底里都更有杀伤力。
导演罗伯特·安利可特别会玩对比。于连在古堡里像幽灵般游走杀人的现实线,总是突然切到他记忆里阳光灿烂的往日。最绝的是两场吃饭戏的穿插:阴冷的地下室里,满脸血污的于连机械咀嚼着发霉面包的画面,下一秒就跳转到战前全家在花园野餐,罗密·施奈德饰演的克拉拉笑着往丈夫嘴里塞草莓。这种剪辑不是炫技,它让你眼睁睁看着战争如何把活生生的人变成行尸走肉。
电影频道“经典之夜”:《老枪》佳片赏析-2
说到罗密·施奈德,中国观众可能更熟悉她演的茜茜公主。但《老枪》里的克拉拉完全是另一个物种。她在被德军凌辱那场戏里的表演堪称教科书级别——从最初的挣扎哭喊到最后的眼神空洞,整个过程没有一句台词,全靠面部肌肉的细微颤动来表现尊严被碾碎的绝望。据说拍这场戏时她坚持不用替身,拍完直接崩溃,剧组不得不停机两天。这种献身精神在今天看来简直像天方夜谭。
电影里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于连用的那支老式猎枪是他祖父传下来的,枪托上刻着”1870″——那是普法战争的年份。这个道具设计太妙了,它暗示着复仇的循环。当于连用沾满血的手摩挲那个日期时,你会突然意识到,所有战争本质上都是上一场仇恨的延续。导演把这么深刻的隐喻,就藏在主角擦枪的日常动作里。
电影频道“经典之夜”:《老枪》佳片赏析-3
最震撼的还是结局处理。当于连干掉最后一个德国军官,镜头没有停留在复仇的快感上,而是慢慢推向墙上全家福照片里妻子凝固的笑容。这时观众才恍然大悟:这场杀戮根本没有赢家。那些被于连爆头的德国兵,可能也像他一样,是某个女人的丈夫、某个孩子的父亲。战争最残忍的地方,就是它把所有人都变成了怪物。
记得散场时听见后排两个观众吵架。一个说”杀得好,纳粹都该死”,另一个反驳”可复仇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大概就是《老枪》最厉害的地方——它不给你标准答案,只把血淋淋的事实摊开让你自己琢磨。就像于连在片中对垂死的德国兵说的那句话:”你们来的时候带着枪,现在轮到我们用枪送你们走了。”听起来很解气对不对?可说完这句话,他脸上浮现的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一种更接近绝望的表情。
电影频道“经典之夜”:《老枪》佳片赏析-4
今年七月电影频道要重播这部片子,建议找个晚上关掉手机好好看。别看它是七十年代的老电影,画质可能还没现在抖音视频清楚,但那种直击灵魂的力量,比当下绝大多数特效大片都来得猛烈。毕竟真正的经典从不过时,就像于连那支老枪,时隔半个世纪扣动扳机,依然能打中观众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飞猪电影院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ovie.toodiancao.com/11611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