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兰若寺》百度云盘(HD720P/3.2G-MP4)迅雷BT资源国语中字手机版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蒲松龄提着灯笼走进兰若寺:追光动画这次把聊斋玩出了新花样
7月8日的北京首映礼上,《聊斋:兰若寺》的配音演员卢力峰刚念出”月夜不寐,愿修燕好”的聂小倩经典台词,台下就响起一片会心的笑声。这场景让人想起两年前《长安三万里》首映时观众集体背诵唐诗的盛况。追光动画总裁于洲站在台上,看着观众席里举着蒲松龄画像的粉丝,突然觉得手里的话筒有点发烫——这次他们要把491篇聊斋故事装进一部电影,这个赌注下得可比李白醉酒写诗还要疯。
电影开场就透着股邪乎劲儿。蒲松龄本人提着灯笼夜探兰若寺,这个设定让原著粉直拍大腿——谁能想到有朝一日会在影院看蒲松龄撞鬼?编剧沈君乐说他们翻烂了《聊斋志异》,发现这位清朝作家写鬼写妖的时候,骨子里全是人间烟火气。”就像《崂山道士》里王七学穿墙术,表面是奇幻故事,内核是在讽刺当代人急功近利。”沈君乐边说边比划,仿佛面前真有一堵能穿过去的墙。
制片人宋依依坚持要保留原著里”一树一井一寺”的阴森氛围。你能在电影里看见老槐树的枝丫像人手一样摇晃,井水里浮着女人的长发,破败的寺庙壁画会在月光下变换图案。最绝的是六个故事之间的转场——可能前脚刚看完《聂小倩》里书生宁采臣被女鬼调戏,后脚就切到《陆判》中朱尔旦捧着颗会说话的人头。编剧张雪杰管这叫”百宝箱式叙事”:”就像蒲松龄当年在路边摆茶摊听故事,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掀帘子进来的会是狐仙还是画皮。”
配音指导杨天翔带着团队做了件大胆的事。他们给每个妖怪设计了特殊声效——狐仙说话带着空谷回声,画皮鬼的声音像指甲刮过丝绸,树妖姥姥的笑声里混着枯叶摩擦的沙沙声。首映礼上卢力峰和林强现场还原《画皮》片段时,后排有个小姑娘直接钻进了妈妈怀里。这倒应了蒲松龄后人蒲章俊在现场说的:”好的聊斋故事就该让人又怕又想看,就像冬天围炉讲鬼故事,越吓人越要往火堆前凑。”
影片最妙的改编藏在《崂山道士》这段。银幕上的王七举着酒壶念口诀,结果”穿墙术”变成了手机扫码开共享单车的动画——当代观众看到这儿都笑喷了。但笑着笑着就品出味儿来,这不正是蒲松龄最擅长的”借鬼神讽人世”?导演崔月梅说这个脑洞是编剧团队在撸串时想出来的:”我们吃着烤腰子突然悟了,要是蒲松龄活在今天,肯定也会把外卖小哥写进聊斋。”
当片尾蒲松龄的灯笼在黎明前熄灭时,银幕上闪过二十多个妖怪的剪影。有观众数了数,发现正好对应原著里”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的评语。散场时听见两个男生争论哪个故事最带劲,一个坚持《聂小倩》的唯美爱情无可替代,另一个却觉得《种梨》里道士变戏法教训吝啬鬼更解气。这倒应了追光动画的野心——他们没打算做一碗端平的鸡汤,而是直接给观众端上整个聊斋火锅,辣不辣自己涮着尝。
7月12日影院见真章时,你会选哪道”菜”?是看宁采臣怎么用健康码识别女鬼,还是跟着崂山道士学元宇宙穿墙术?反正蒲松龄在电影里说了:”世人都道鬼神可怕,殊不知最吓人的永远是人心。”这话搁今天看,居然比兰若寺的夜风还凉飕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