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崔月梅访谈:4年磨一剑,18亿票房团队新作来袭!

崔月梅访谈:4年磨一剑,18亿票房团队新作来袭!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下是符合要求的正文,共约1200字)

崔月梅访谈:4年磨一剑,18亿票房团队新作来袭!-1
追光动画那帮人做完《长安三万里》没闲着,转头就扎进《聊斋志异》里捣鼓了四年。最近放出来的《聊斋:兰若寺》预告片里,蒲松龄顶着个夸张的大嘴在井下说书,身后飘过的崂山道士、画皮鬼魅全是毛茸茸的质感——这可不是普通动画,光是道士穿墙时那团像被羊毛毡粘住的法术特效,电脑渲染一帧就得花十个小时。
这片子最让人意外的是讲故事的方式。你以为是像以前那样挑个长篇拍?结果导演组直接把《聊斋》拆成了五个经典短篇,用《井下故事》当主线串起来。开场就是《崂山道士》那个想学穿墙术的懒汉王七,不过这次他长得像个会走路的梨子,连卖梨的商贩脑袋都是梨子造型。负责这个篇章的崔月梅是第一次当导演,之前做了十几年角色设计,这回她把女儿玩的毛毡手工变成了动画语言。道士施法时那些云雾不是普通特效,真就像毛线团被扯开的纤维质感,王七撞墙时整个人会”啪”地黏在墙上慢慢滑下来,跟定格动画似的。
崔月梅访谈:4年磨一剑,18亿票房团队新作来袭!-2
说到技术折腾,剧组那帮程序员估计没少掉头发。要把毛毡的绒毛感和3D动画结合,光是测试材质就废了三百多版。有个镜头是莲花公主出场,她穿的裙子要同时实现薄纱透光和毛毡纹理,最后硬是开发出新渲染流程才搞定。你仔细看预告片里《画皮》那段,恶鬼揭人皮时皮肤下血管的蠕动用了宋画里的皴法,但光影又是实打实的3D渲染——这种矛盾感反而对了聊斋的诡异味道。美术组说他们参考了故宫藏的《骷髅幻戏图》,把骷髅换成3D模型后,还得用软件”画”出宣纸上的墨渍效果。
人物造型也够大胆。蒲松龄被设计成盘腿坐在井底的胖老头,门牙缝特别宽,说话时唾沫星子能喷出三尺远。导演说他翻烂了蒲松龄的画像,发现古人总把这位先生画得太苦大仇深:”其实写鬼故事的人骨子里是个顽童,我们给他加了永远在嚼东西的设定,就像现实里那些边嗑瓜子边讲八卦的茶馆常客。”就连《崂山道士》里的小道童,脑袋上都顶个茶壶盖发型,每次施法失败壶盖就”砰”地弹起来。
崔月梅访谈:4年磨一剑,18亿票房团队新作来袭!-3
五个短篇的排序藏着心思。《崂山道士》打头阵是因为够滑稽,王七偷学法术被卡在墙里半截身子的桥段,直接用了京剧里的矮子步;接着《画皮》突然转阴森,但鬼魅撕人皮时配的居然是琵琶版《茉莉花》;到《莲花公主》又变成浪漫戏,公主的裙摆打开时像蜂巢结构,暗示她其实是蜜蜂精。这种调子忽高忽低的编排,倒真像半夜听人说书,前脚还在笑书生犯傻,后脚就被鬼故事吓得一激灵。
现在追光动画的车间里还堆着成山的设定稿。光是王七家的窗户就设计了二十多版,最后选了最不像传统的菱形格——因为导演发现明代民间确实流行这种西洋玻璃窗。有个被删掉的彩蛋是《崂山道士》结尾处,王七卡在墙里时背景闪过《聂小倩》的树妖姥姥,后来觉得太跳戏才拿掉。这帮人连做搞笑段落都较真,王七练穿墙术撞满包的特写镜头,动作指导专门去学了少林寺的硬气功表演。
崔月梅访谈:4年磨一剑,18亿票房团队新作来袭!-4
四年做一部动画在现在算奢侈了,但剧组说值当。光是为了让毛毡特效不穿帮,他们就得重新编写物理引擎。有个技术总监在采访里吐槽:”普通布料模拟算500次迭代够用了,我们这段得算5000次——不然毛絮飘起来的弧度不像真的。”最烧钱的是《莲花公主》的变身戏,她每根头发丝都要单独做动力学模拟,渲染农场连续工作了三个月。不过看着成片里蜜蜂精振翅时抖落的金粉,确实比普通光效有质感多了。
这片子月底上映,听说后面还有《三国》《水浒》排队等着。追光动画那帮人现在玩上瘾了,下次说不定能让张飞顶着个刺猬头耍丈八蛇矛,或者把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做成橡皮人动画——反正他们现在连毛毡鬼故事都搞出来了,还有什么不敢试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飞猪电影院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movie.toodiancao.com/11597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