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兰若寺》阿里云【HD1080P80P/3.8G-MKV】国语中字迅雷资源在线看抢先版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聊斋遇上追光:这部动画把兰若寺拍出了新花样
7月12日,追光动画带着新作《聊斋:兰若寺》杀进了暑期档。这片子来头不小,《长安三万里》那帮人搞的,还专门发了个文化特辑,摆明了是要把中国古典志怪文学玩出花来。
说实话,刚听说要把《聊斋志异》改成动画,我心里直打鼓。这些年打着传统文化旗号翻车的影视剧还少吗?但看完首映礼,我得承认这次追光确实整出了新活。他们没照搬原著,而是挑了兰若寺当主线,把”崂山道士””莲花公主””鲁公女””画皮”这些经典故事串成了六个风格迥异的篇章。你在这部片子里既能看见童话般的奇幻,又能尝到爱情的酸甜,最后还能咂摸出点人生哲理,跟吃火锅似的,啥口味都给你备齐了。
最让我惊艳的是那些文化细节。人物造型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魏晋的宽袍大袖、盛唐的雍容华贵、宋代的清雅含蓄,每个朝代的审美特点都拿捏得死死的。有个场景是花朝节,满屏幕的花神娘娘带着百花现身,那服饰上的纹样精细得跟博物馆里的宋画似的。还有乞巧节那段,小姑娘们穿针引线的手势,活脱脱就是从古画里走出来的。这些细节堆在一起,愣是把动画片拍出了文物的质感。
黄泉世界的设计更是绝了。追光没学西方那套地狱火啊恶魔角的,而是老老实实按咱老祖宗”天地人”的概念来。忘川河上飘着的不是骷髅头,是带着魏晋风骨的水墨烟云;奈何桥也不是阴森森的,倒像宋徽宗梦里画出来的亭台楼阁。这种亡者美学,既让人毛骨悚然,又美得挪不开眼,这才是正儿八经的东方奇幻。
技术层面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国产动画的CG水平早不是当年那个光会模仿日美的愣头青了。崂山道士穿墙那段,墙体像水波纹一样荡漾开的特效,既符合物理规律又带着点玄学味道;画皮鬼更衣的镜头,那层人皮褪下来的过程看得人脊背发凉,但诡异中又透着种病态的美感。这些技术不是炫技,是真把蒲松龄笔下那种”谈狐说鬼”的韵味给具象化了。
这片子妙就妙在能通吃老小。小朋友看个热闹,那些会说话的小狐狸、能变大的茶壶够他们乐半天;年轻人可以磕CP,鲁公女那段人鬼情未了的故事,虐得现场小姑娘们直抽纸巾;上了年纪的观众更能品出味道,比如莲花公主篇章里藏的佛家因果,看完得琢磨半天。首映礼上连蒲松龄的后人蒲胜业都来捧场,说这片子”既没糟蹋祖宗的东西,又让老故事长了新翅膀”。
散场时听见有观众嘀咕:”现在年轻人谁还看《聊斋》啊?”这话我倒不认同。追光这帮人聪明就聪明在没把传统文化当祖宗牌位供着,而是把它拆开了、揉碎了,再用现代人的审美重新捏出个模样。就像他们用顶尖动画技术给三百年前的故事灌了口仙气,让聂小倩们不再只是书里泛黄的插画,而成了会呼吸的鲜活角色。这种创新不是乱改,是让老树发新芽。
说到底,《聊斋:兰若寺》能火不是没道理的。它既没跪着啃老本,也没飘着玩虚的,就是把中国人骨子里的奇幻想象,用当代技术给具象化了。看完电影我忽然明白,所谓文化传承,未必非得正襟危坐地背古文,像这样让人笑着就把老祖宗的智慧咽下去,或许才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