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扎喜事》:新疆之美,笑中见真情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喀什古城里的那把琴,弹出了三代人的心事
那把琴在喀什古城的阳光底下泛着油亮的光。三百年前分开的百灵琵琶和玫瑰都塔尔,就像古城巷子里总也绕不开的弯弯绕绕,把克力木和亚力坤这两个倔脾气拴在了一块儿。老艺人克力木抱着他那把祖传的百灵琵琶,手指头在琴弦上摩挲的样子,活像是在摸自家孙子的头。可这”孙子”偏偏不听话——亚力坤那小子非说电子乐才是未来,气得老爷子差点把琴弦都绷断了。
电影里有个特别逗的桥段。克力木举着智能手机跟亚力坤视频,屏幕那头的小年轻正带着游客在艾提尕尔清真寺前头蹦迪。老爷子扯着嗓子喊:”你小子给我等着!”结果转头就在家族微信群里发语音:”各位亲友做个见证啊,是这小子先糟践传统音乐的!”这招”互联网+告状”把影院里的人都逗乐了。新疆人的幽默就像他们烤包子里的皮牙子,呛是呛了点,可越嚼越有味道。
古城巴扎的石头路被太阳晒得发烫,镜头跟着莱莉的艾德莱斯绸裙子扫过打馕的土坑。那个总被游客围观的”爷爷的爷爷的囊”铺子,面团摔在馕坑壁上的脆响,跟老赵夫妇调试琴弦的动静混在一块儿。演老赵的洪剑涛抱着改良版的热瓦普,牛莉饰演的妻子在旁边哼着《半个月亮爬上来》的调子,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像葡萄干似的点缀其间。这场景让人想起王洛宾当年在吐鲁番采风时,往笔记本上画的小蝌蚪似的乐谱。
艾尼那台单反相机可没少遭罪。为了拍古城的晨光,他天没亮就蹲在百年茶馆的房顶上,结果被巡逻的保安当成了偷馕的鸽子。后来他镜头里抓到的画面可有意思——克力木教德国游客弹都塔尔,老爷子比划着说”要像抚摸姑娘的辫子那样轻”,结果老外一使劲把弦给拨断了,急得直冒德语。这些鲜活的片段比任何旅游宣传片都来得真切,就像喀什老城那些突然拐弯的巷子,转角就能遇见晾在阳光下的花毡子。
电影最绝的是那场乐器合奏。当百灵琵琶遇上玫瑰都塔尔,三百年的生疏在弦上慢慢化开。克力布满老茧的手指和亚力坤戴着戒指的年轻手掌,在同一个品柱上相遇。背景里莱莉的旋转裙摆卷起细沙,混着艾尼相机快门的咔嚓声。这时候你才看懂,老赵夫妇为什么非要把电子混音器摆在手鼓旁边——就像喀什机场新建的航站楼,玻璃幕墙上映着千年古城的影子。
记得散场时听见后排两个姑娘嘀咕:”原来都塔尔还能这么玩?”她们手机里已经搜起喀什乐器工坊的地址。这大概就是导演想要的效果——让那些躺在非遗名录里的老物件,自己开口讲出新鲜故事。就像电影里亚力坤最后悟到的:电子乐器的存储卡里,装的还是爷爷那辈传下来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