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的背包》北京首映 李嘉明苦练陕西话演角色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背着银行走村串户的老马
2024年7月30日的北京,一部讲述”背包银行”故事的电影《老马的背包》首映了。你可能要问,啥是”背包银行”?这得从陕西澄城县一个叫马百党的老汉说起。
马百党这人不简单。1948年出生在陕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里,后来成了共产党员,干了一辈子基层金融工作。别人上班是坐在柜台后面,他倒好,直接把银行背在身上走村串户。那时候农村条件差,老百姓存取款不方便,老马就背着账本、算盘和现金,翻山越岭给乡亲们办业务。有时候为了给一户人家送几十块钱,得走上大半天山路。
导演冯嘉龙第一次听说老马的故事是在陕西采风的时候。当时他就被震住了——这年头还有人这么干工作?深入了解后更不得了,老马这”先大家后小家”的劲儿,让冯导当场决定要把这故事拍成电影。去年12月剧组开机,虽然为了戏剧效果加了些矛盾冲突,但80%的内容都是照着真实事件来的。
演老马的是李嘉明,这演员可下了苦功夫。他先是跑到澄城县的马百党纪念馆,把老马用过的背包、算盘摸了个遍。后来又挨家挨户找当地老百姓聊天,就为了把老马的神态动作学到位。最要命的是学陕西方言——李嘉明自个儿是山西人,陕西话和山西话听着像,说起来可差远了。有场戏他NG了二十多遍,就因为”把钱拿好”这句话的语调总不对。
首映式上出了个意外惊喜。老马的女儿马先莉悄悄来了,坐在观众席里看完全片。当放到老马为了给村民送钱错过女儿生日那段时,现场好多人都听见抽泣声。灯光亮起来,大家才发现是老马的闺女在抹眼泪。后来马先莉说,电影里那个冒着大雨送钱的镜头,跟她记忆里父亲的样子一模一样。
这片子的阵容挺有意思。导演冯嘉龙以前拍过几部农村题材的片子,对基层生活门儿清。主演除了李嘉明,还有王欢、邵老五这些实力派。幕后团队也靠谱,出品人田甜、总制片人马卫都是干实事的人。发行人石磊更是在业内出了名的会挑片子。
虽然全国公映的具体日子还没定,但首映场观众的反应已经说明问题了。有个年轻观众看完就说:”现在手机点一点就能转账,真想不到以前取个钱还得等人翻山越岭送上门。”这话说得在理。老马那个年代没有移动支付,没有ATM机,全凭一双腿、一副肩膀。电影里有段戏特别打动人:寒冬腊月里,老马踩着积雪去给五保户送补助金,摔了好几跤,到地方时棉裤都结冰了,可怀里的钱一点没湿。
这片子最难得的是没把老马拍成高大全的英雄。他也会因为老婆埋怨不顾家而发愁,也会为错过孩子家长会内疚。但第二天天不亮,照样背着包出门。用老马自己的话说:”乡亲们等着钱买种子化肥呢,耽误不得。”
说到底,《老马的背包》背的不是钱,是责任。现在的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在那个年代,像老马这样的基层党员还真不少。他们没什么豪言壮语,就是把该做的事做到极致。就像电影里老马常说的那句话:”咱干这个的,就得对得起乡亲们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