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财富·幸福家园——启动电影领域非法集资防范周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下是基于要求的原创文章,不含副标题,约1200字)
—
最近朋友圈里总刷到”投资电影稳赚不赔””某大片开放散户认购”的消息,连楼下超市老板娘都神秘兮兮问我:”有个战争片项目年化收益率80%,要不要凑个份子?”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发毛——去年隔壁小区张阿姨刚被”影视投资”骗走养老钱,现在骗子们又卷土重来了。
上个月底开始的防范电影类非法集资宣传周曝光的案例,简直比悬疑片还刺激。有个叫王某的骗子,伪造了《长城》续集的立项文件,在五星级酒店搞发布会,PPT里全是偷来的特效片段。最绝的是他给投资人看的”主演合同”,上面刘德华的签名居然是照着演唱会海报描的!就这么个破绽百出的局,愣是让3000多人掏了3个亿,直到警察冲进他们租的”影视公司”办公室时,墙上挂的”好莱坞合作证书”相框还在往下掉金粉。
现在骗子的剧本可比早年精致多了。去年有个案子,诈骗团伙买了《流浪地球》的盗版素材,自己剪辑了个”《流浪月球》预告片”,在短视频平台投流说”郭帆监制新作”。他们甚至注册了二十多个”中影XX项目部”的公众号,每天发伪造的剧组探班视频。最离谱的是有个受害者去横店旅游,骗子临时雇群演在明清宫苑门口拉了条”《流浪月球》火热拍摄中”的横幅让他拍照,这”沉浸式诈骗”简直能拿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
这些团伙最爱玩的就是”拆份额”的把戏。比如把实际成本5000万的电影吹成3个亿,再把投资权拆成十万份,告诉你”只要29800就能当电影联合出品人”。深圳有帮人更绝,把周星驰二十年前《喜剧之王》的废镜头重新配音,包装成”《喜剧之王2024》未公开片段”,在直播间拍卖”电影收益券”,买够10万还能解锁”与星爷共进晚餐”抽奖——结果抽中的幸运儿飞到香港才发现,所谓晚宴是在茶餐厅拼桌。
最近曝光的段某案里,骗子专门盯着中老年群体下手。他们伪造国家电影局的公章,把过审的《长津湖》备案号P成自己的《雪原之战》,再拿着这个假文件去老年大学开讲座。更损的是给每个投资人发”剧组工作证”,承诺可以优先当群演。好多老人家真就坐着大巴去河北某影视城,结果被安排穿着日军军服演”被八路军击毙”的镜头——这片子压根没备案,拍完的素材全成了骗子们骗下一批人的”拍摄花絮”。
现在最危险的还不是这些粗制滥造的骗局,而是那种”半真半假”的套路。比如有公司确实投资了某部小成本网大,但把200万的投资吹成2个亿,再拿这个真项目当诱饵,实际上把集资来的钱挪去搞P2P。等投资人发现上映的”大片”是部点击量不到5万的网络电影时,骗子早用这些钱又包装了十几个新项目。
前两天跟经侦的朋友吃饭,他说现在最头疼的是”影视众筹”变种。有团伙把二十年前的烂片《某囧》重新调色,谎称是”徐峥监制新作”,在微信群里搞”版票认购”,买一张版票送电影票兑换券。等受害人拿着兑换券去影院,才发现全城根本没排片——因为这片子压根没拿到龙标,那些”上映海报”都是美工临时做的。
要说防骗,最实在的办法就是记住:但凡有人跟你说”投资电影就像买彩票,但中奖率比彩票高”,直接当诈骗处理准没错。正规电影融资哪有在直播间里”家人们冲啊”的?去年有受害者去所谓的”影视公司”考察,发现他们连放映机都没有,前台放的”获奖证书”落款单位是”好莱坞环球影城有限公司”——这跟”沙县小吃国际集团”有什么区别?
对了,要是有人给你看什么”与中影/上影战略合作协议”,建议直接打114查这些国企总机电话核实。去年北京朝阳区有个案例,骗子租了某影视基地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与明星的”合影”,结果警察发现那些相框都能打开——正面是他和吴京的”合照”,背面其实是吴京某次路演的新闻截图。这年头,连骗子都在践行环保理念(重复利用道具)了。
记得有个受害大叔说得好:”他们给我看的合同上,甲方是北京影业集团,我寻思首都这么大地界,叫北京开头的公司能是假的?”结果一查工商登记,这公司注册在房山某个农家院,法人代表是骗子的二舅,经营范围除了影视制作还顺带卖有机蔬菜。所以说啊,下次再遇到”影视投资机会”,先问问自己:要是真能躺着赚钱,他们为啥不找银行借钱,非要跟你这个连镜头语言都不懂的外行分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