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峡》特辑:揭秘国际大师加盟幕后故事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三峡遇见好莱坞:一部纪录片的国际野心
听说最近有部叫《新三峡》的纪录片要上映,这片子可不简单。导演杨书华你可能不太熟,但人家可是拿过中国电影”华表奖”的主儿。这片子号称是国内第一部大型3D纪录电影,要用最先进的影像技术把三峡工程竣工后的新面貌给拍出来。有意思的是,这片子居然请来了一帮好莱坞大咖助阵。
先说说这个叫恰克·康米斯基的老外,你可能没听过他的名字,但肯定看过他参与制作的电影——《阿凡达》《终结者2》这些大片都是他做的视觉特效。这次他跑来给《新三峡》当视效总监,据说是被三峡工程的壮观给震住了。他放话说要用3D技术把三峡的壮美景观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让观众身临其境。想想也是,三峡大坝那种庞然大物,用普通2D拍确实差点意思。
更厉害的是,这片子还请来了奥斯卡奖得主凯斯·梅林当艺术指导。这老爷子拍过《大峡谷》《黄石公园》这些经典纪录片,在他眼里三峡就是个”世界瑰宝”。他特别看重三峡的历史文化价值,想在片子里把这些东西都表现出来。说实话,以前看三峡的片子大多是工程介绍,这次有这种级别的纪录片导演把关,估计会拍出不一样的味道。
还有个叫克里斯蒂·里比的好莱坞导演也来凑热闹,主动请缨当顾问,说要帮这片子在海外发行。在他眼里三峡简直就是”中国现代化的缩影”,特别适合向老外展示中国的发展成就。这想法挺有意思的,毕竟现在国际上对中国有很多误解,通过三峡这个窗口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确实是个好主意。
最让我意外的是,连拍《海洋》《迁徙的鸟》的雅克·贝汉也来当艺术顾问了。这位法国老爷子最关心的就是生态环保,他希望通过这部片子唤起人们对三峡生态环境的关注。想想也是,三峡工程改变了那么多,对生态的影响确实值得好好记录和研究。
美国休斯顿电影节主席亨特·托德看了样片后特别激动,说这片子视野够国际,准备帮着在全球推广。看来这次是真要搞大动作,不是那种自娱自乐的宣传片。
这片子到底想讲什么?说白了就是要记录三峡工程的变迁,展现中国这些年的建设成就。但跟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要用最顶尖的3D技术,再加上人文视角,让片子既有视觉冲击力,又能打动人心。目标观众也不光是国内老百姓,还想让老外也看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感受下中国文化魅力,顺便传递点环保理念。
说实话,以前看过的三峡纪录片大多是工程汇报式的,枯燥得很。这次有这么多国际大咖参与,又是3D技术,应该会拍得很有意思。特别是雅克·贝汉这种注重生态的导演加入,估计不会只唱赞歌,可能会更全面地展现三峡的方方面面。
想想也挺感慨的,一个中国的水利工程,能吸引这么多国际电影人关注,本身就说明三峡的影响力。他们每个人看三峡的角度都不一样,有的看重视觉震撼,有的关心历史文化,有的专注生态环保,最后把这些视角融合在一部片子里,应该会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三峡。
这片子要是真能在国际上引起反响,那意义就大了。现在西方媒体老爱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要是能通过《新三峡》这样的纪录片,让世界看到真实的中国发展故事,看到中国人是怎么在发展中兼顾生态保护的,那可比多少篇外交声明都管用。
我特别好奇他们会怎么拍三峡库区的老百姓。工程建成了,水位上涨了,那些搬迁的居民现在过得怎么样?新形成的湖泊岛屿是什么样子?还有那些濒危物种,现在适应得如何?希望这部片子别光拍壮观的航拍镜头,也能多关注这些具体而微的变化。
从制作阵容来看,这片子野心不小,不满足于只在国内放放,还想走向世界。现在中国故事要走出去,确实需要这种国际化的表达方式。有这些好莱坞老江湖帮忙,至少在讲故事的方式上会更对国际观众的胃口。
等着看吧,等上映了一定要去电影院感受下3D的三峡是什么样子。坐在电影院里,看着那些熟悉的山水以全新的方式呈现,想想这些年三峡的变化,估计会挺有感触的。要是这片子真能像他们说的那样,既展现工程伟力,又不回避问题,既拍出自然壮美,又记录人文情怀,那说不定能成为一部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