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辞世,83岁,香港四大才子皆逝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那个爱吃会玩的老头走了
香港养和医院的病房里,空调发出轻微的嗡嗡声。2024年6月25日这一天,83岁的蔡澜躺在病床上,周围站着他的亲友。这个总说”人生就是吃吃喝喝”的老头,最后时刻倒是践行了自己的信条——在亲友的陪伴下,他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就像吃完一顿满意的晚餐后打了个盹。
蔡澜的后事处理得很简单,没有繁琐的仪式,遗体很快就火化了。这倒是符合他一贯的作风——活着的时候痛快,走的时候干脆。要知道,这个老头可是连遗嘱都懒得立的人,总说”死了就死了,管那么多干嘛”。
说起蔡澜,就不得不提”香港四大才子”这个名号。金庸写武侠,倪匡搞科幻,黄霑玩音乐,而蔡澜呢?他专门研究怎么把日子过舒服。四个人凑在一起的时候,香港文化圈就得抖三抖。70年代那会儿,他们经常在咖啡馆里一坐就是大半天,金庸写他的武侠小说,倪匡编他的卫斯理,黄霑谱曲,蔡澜就在旁边研究菜单。有次黄霑写不出歌词,蔡澜随手递过去一碗云吞面,说”吃饱了再写”,结果黄霑还真就着云吞面的热气写出了《上海滩》。
1941年在新加坡出生的蔡澜,打小就是个电影迷。18岁那年他跑去日本留学,读的是电影编导。为了养活自己,他给邵氏电影公司打工,当驻日经理兼翻译。那时候他白天上课,晚上工作,经常累得在电车上睡着坐过站。1963年他搬到香港,在邵氏当制作经理,从此跟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到蔡澜监制的电影,那可都是响当当的名字。《龙兄虎弟》里成龙那些玩命的镜头,《快餐车》里那些让人捧腹的桥段,《福星高照》里五福星耍宝的场面,背后都有这个爱吃的老头在把关。他眼光毒得很,当年成龙还是个跑龙套的,他就看出这小子能成事;李连杰刚出道时,也是他力排众议给机会。可以说,没有蔡澜,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恐怕要暗淡几分。
不过蔡澜最让人记住的,还是他那套”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他总说:”想吃什么就去吃,想做什么就去做,等来等去,最后等到的是遗憾。”这话听着简单,但细想真是大智慧。他写食评从不拽专业名词,就说”这碗云吞面的皮够薄,馅够鲜,汤头是用大地鱼和猪骨熬的,喝一口就知道老板没偷工减料”。读者看了就忍不住想立刻去尝一口。
如今老头走了,香港文化圈又少了一个活宝。以前四大才子凑在一起,总能闹出点动静来。现在四个人都到另一个世界聚会去了,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又在讨论金庸的新武侠构思,倪匡的科幻点子,黄霑的新曲子,还有蔡澜今天又发现了什么好吃的。想到这里,倒觉得老头走得也不算太寂寞。
蔡澜这辈子活得够本,吃得好,玩得嗨,朋友多。他总说人生就像自助餐,要每样都尝尝才不亏。现在想想,他确实把这道自助餐吃得干干净净,连甜点都没落下。这样的活法,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