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风情大片来袭:何泓姗、马吟吟、乔振宇探访石屏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跟着何泓姗马吟吟乔振宇,坐着米轨火车逛豆腐坊是什么体验?
前几天刷到《跟着电影游云南》在石屏的花絮照,可把我给馋坏了!何泓姗穿着淡蓝色旗袍站在米轨小火车旁的样子,活脱脱就是从民国穿越来的大小姐。马吟吟蹲在豆腐坊门口跟老师傅学点浆的认真劲儿,乔振宇举着刚出锅的包浆豆腐被烫得龇牙咧嘴的抓拍,这些画面比旅游宣传片还勾人。
要说最让我心痒的,还得数那列哐当哐当的米轨火车。照片里黄绿相间的车厢漆面都斑驳了,木质座椅磨得发亮,何泓姗靠在窗边往外看的侧影,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投下斑马线似的光影。这可不是影视基地的布景,是实打实运行了百年的个碧石铁路,现在每天还吭哧吭哧载着当地人往返建水和石屏。听说剧组特意选了下午四点那趟车,阳光斜射进车厢的时候,连漂浮的灰尘都在发光,摄影师根本不用打光板,随手一拍就是《花样年华》的调调。
豆腐坊的戏份更有意思。马吟吟扎着麻花辫系着围裙,跟非遗传承人王师傅学”酸水点豆腐”的绝活。花絮里能看到她盯着豆浆表面那层皱起的豆皮发呆,王师傅拿着葫芦瓢舀酸水的特写镜头,那瓢沿还缺了个小口。最绝的是石屏豆腐下油锅的慢镜头,金黄色的豆腐块在锅里咕嘟咕嘟冒泡,表皮裂开露出雪花状的內馅,乔振宇偷吃被烫到的画面估计要成经典表情包。
乔振宇在古城巷子里那组照片特别有生活气。他蹲在郑营村的老宅门槛上啃烧豆腐,背后是六百多年的雕花门楼,旁边趴着条打哈欠的土狗。另一张是他推着二八自行车走过青石板路,车筐里装着刚摘的杨梅,白衬衫被风吹得鼓起来。这些场景根本不用刻意摆拍,石屏老街随便哪个转角都是时光停驻的模样。
剧组在异龙湖拍的日落戏堪称视觉盛宴。何泓姗提着竹篮走在木栈道上,远处是铺满水面的粉色睡莲,近处芦苇丛里惊起一群白鹭。摄影师说那天本来要收工了,突然湖面起雾,整个画面像被罩了层柔光镜,赶紧让演员补了几个镜头。现在看花絮里雾中泛舟的画面,确实仙气得不像话。
听说这次拍摄把石屏的家常吃法都挖出来了。除了必吃的烧豆腐,还有用井水冰镇的杨梅汁配豆腐脑,土灶铁锅煮的豆浆饭,装在芭蕉叶里的卤腐凉卷粉。马吟吟微博发的那张”豆腐宴”九宫格,摆盘用的都是当地土陶,连蘸料碟都是荷叶形状的。
最让我意外的是郑营村的古民居居然保存得这么完好。乔振宇靠着的那个雕花门楼,是明朝万历年的老物件,门楣上”紫气东来”四个字还闪着金粉。天井里那口青苔斑驳的六角井,水位至今离井口不到一米,剧务小哥打水时还能照见人影儿。
现在特别理解节目组说的”沉浸式打卡”是什么意思了。看花絮里何泓姗学着用石磨碾豆浆,马吟吟跟着彝族姑娘跳烟盒舞,乔振宇在文庙和老大爷下象棋,这些都不是设计的表演环节。听说光是拍清晨集市那场戏,就意外收录了卖花阿婆用海菜腔叫卖的原声,后期直接当背景音用了。
等这片子上映,我肯定要按着取景地走一遍。先去坐那趟16:00的米轨火车,掐着点等阳光斜射进车厢;再去豆腐坊守着第一锅包浆豆腐出炉,体验下手被烫到的”演员同款”;傍晚一定要去异龙湖看睡莲收拢花瓣,没准也能遇上起雾的魔法时刻。石屏这种地方,就该像他们拍的这样——慢悠悠地逛,冷不丁就能在巷子口遇见百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