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静戛纳力荐《东极岛》:西法影片探问社会痛点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下是符合要求的文章,共约850字)
戛纳的海风裹着电子乐节奏吹过电影宫红毯时,西班牙导演阿尔伯特·塞拉正带着他的新片《接近终点》闯进主竞赛单元。这个留着络腮胡的加泰罗尼亚人,这次把镜头对准了摩洛哥南部沙漠里那群昼伏夜出的锐舞者。故事从马德里来的父亲带着小儿子闯入沙漠找女儿开始,结果撞见整夜整夜嗑药狂欢的年轻人——那些电子节拍像沙漠里的热浪一样,从银幕上扑向观众的脸。有场戏特别邪性:父亲举着手电筒在废弃工厂找人,光束扫过的地方,突然冒出几十双发亮的眼睛,原来角落里蜷缩着几十个嗑嗨了的年轻人,配乐里合成器的声音像蛇信子似的”嘶嘶”往外冒。
这片子和昨天放的白俄罗斯片子《国家公诉员》完全两个路数。那边还在用长镜头拍雪地里踱步的检察官,这边塞拉直接让摄影机跟着迷幻灯光一起旋转。有个法国记者在放映结束后嘀咕:”这哪是看电影,根本是嗑了两小时视觉致幻剂。”不过最绝的是结尾,当父亲终于找到女儿时,镜头突然切到沙漠日出,电子乐变成带着北非风情的吟唱,刚才还癫狂的画面一下子温柔起来——据说这场戏的配乐是塞拉拉着当地游牧民族录了三天才搞定的。
法国人多米尼克·摩尔带来的《137号案件》倒是另一番景象。这片子改编自2018年巴黎郊区真实案件,讲个基层预审法官调查青少年斗殴致死案时,发现整个司法系统都在和稀泥。开场就是场特别写实的听证会戏:证人说话含含糊糊,书记员打字噼里啪啦,法官不停看表——这些细节让放映厅里几个穿西装的法国官员如坐针毡。有场戏特别犀利,老法官教育主角说”我们这行就像给漏水的船补窟窿”,镜头马上切到法院走廊天花板确实在滴水。这片子节奏快得像美剧,115分钟里塞进二十多个涉案人员的审讯,但每个角色都立得住。放完掌声响了七分钟,比昨天《国家公诉员》多出整整三分钟。
中国这边,梁静带着《东极岛》来戛纳算是抢了个好彩头。这片子还没放呢,先上了《银幕》场刊封面。去年她监制的《狗阵》刚拿过”一种关注”单元奖,今年转战主竞赛底气足得很。昨天在电影宫旁边的马杰斯迪克酒店,她跟各国片商聊得最多的不是电影本身,倒是东极岛旅游——据说剧组在岛上拍戏时,顺手把废弃的渔民房子改成了民宿。”我们片子里有场戏是在东福山灯塔拍的,现在当地旅行社已经把这做成打卡路线了。”梁静边说边划手机给大家看取景地照片,活像个旅游博主。
下午的”中国青年电影全球推广”论坛上,她更来劲了:”当年《后会无期》带火东极岛的时候,民宿才二十多家,现在快两百家了。”这话说完,台下几个法国发行商立刻交头接耳——他们大概想起来《卧虎藏龙》带火宏村的事儿。论坛结束后,有记者追问电影具体情节,梁静只透露了句:”讲的是岛上一家三代女人的故事,有场台风夜的戏是在真台风天拍的。”这话听着像宣传噱头,不过看她手机里拍的现场视频,确实连摄影机防水罩都被浪打裂了。
电影宫门口的记者们这两天总在比较两部竞赛片:《137号案件》像把手术刀,剖开法国司法制度的脂肪层;《接近终点》则是瓶摇晃过的香槟,开瓶就得喷人一身。倒是场刊里有人写段子:”摩尔导演该和塞拉导演喝一杯,一个专拍体制怎么困住人,一个专拍人怎么挣脱体制。”至于梁静的《东极岛》,要等明天首映才能见真章。不过现在已经有旅游UP主在推特上发起”跟着电影游东极”的话题了——这年头,电影还没上映,取景地的网红打卡攻略倒先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