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电影频道播《寅次郎的故事》《岁月自珍》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那个用皱纹讲故事的日本老太太
“你知道吗?那个给《哈尔的移动城堡》里苏菲奶奶配音的演员,今年都82岁了。”朋友突然在咖啡馆里冒出这么一句。我愣了一下,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时而苍老时而年轻的奇妙声线——倍赏千惠子的声音就像会魔法一样,能让18岁少女和90岁老妇住在同一个身体里。
第一次注意到倍赏千惠子是在《哈尔的移动城堡》里。记得苏菲被荒野女巫诅咒变成老太太那段,她佝偻着背走在雨中,声音沙哑地说:”这把年纪倒也不全是坏事…至少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了。”当时只觉得这个配音演员真厉害,能把老奶奶的喘息声都配得那么真实。后来才知道,那年她63岁,却要同时演绎少女苏菲的天真和老年苏菲的沧桑。最绝的是城堡里那段,苏菲睡着时变回年轻模样,醒来又成老太太,倍赏千惠子的声音就在清亮与沙哑之间无缝切换,简直像在玩声音的魔术。
不过要说她最打动我的角色,还得是《岁月自珍》里的独居老人美智。电影开场十分钟几乎没有台词,就看她慢吞吞地煮咖啡、擦桌子、对着电视发呆。有场戏特别戳心:她发现超市的自动收银台不会用,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手指在触摸屏上犹豫地悬着,最后默默把商品放回货架。那种被时代抛下的孤独感,全在她颤抖的嘴角和青筋凸起的手背上。导演是拍纪录片的,很多镜头就像偷拍日常,但倍赏千惠子愣是把这种”无聊”演得让人移不开眼。
朋友里有个日本留学生告诉我,他们全家都是看着《寅次郎的故事》长大的。”阿樱就像所有日本人的姐姐或妹妹”,她说从黑白电视看到彩色液晶屏,48部电影里倍赏千惠子从扎麻花辫的姑娘变成挽发髻的主妇,仿佛陪着观众一起变老。最神奇的是,明明每部剧情都差不多——游手好闲的哥哥寅次郎又惹祸了,阿樱边唠叨边给他收拾烂摊子——但观众就是看不腻。有场戏我印象很深:阿樱在晾衣服,突然转身对镜头说:”我哥虽然没出息,可要是没他,这家就太安静了。”就这么简单一句,把日本平民家庭的温暖全说透了。
山田洋次导演总说她是”无个性的个性演员”,这话挺有意思。看《幸福的黄手帕》就明白了,光枝这个等待丈夫出狱的角色,换个演员可能演成苦情戏。但她呢?大部分时间在安静地做饭、洗衣、系黄手帕,连哭都是背对镜头肩膀微微发抖。最催泪的不是重逢拥抱,而是她发现丈夫真的回来了,第一反应是慌乱地整理头发和衣角——这种细节只有真正理解普通女性的演员才想得到。
去年在东京电影节看过她早期作品《远山的呼唤》,演个牧场寡妇。有场暴风雨夜的戏,她抱着发烧的孩子在泥泞里跑,蓑衣被风吹得翻飞,镜头远得都快看不清脸了,可那种绝望中的坚韧硬是穿透银幕。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当时她为演好挤奶动作,每天清早去牧场练习,直到手上磨出和老农妇一样的茧子。难怪有人说她是”用身体演戏的演员”,连端茶杯时小拇指的弧度都在讲故事。
记得某次采访,81岁的她笑着说:”我这种长相,年轻时演不了偶像剧,老了倒成了优势。”确实,她脸上的每道皱纹都像会说话。《岁月自珍》里有段长镜头,美智独自过生日,对着蜡烛哼跑调的生日歌,烛光在她沟壑纵横的脸上跳动,那种笑着流泪的表情,年轻演员再用力也模仿不来。这大概就是她说的”用皱纹讲述真实”吧?
最近电影频道要放她的《寅次郎的故事》第一部,黑白画质里27岁的阿樱还在用小铁壶烧水,而现实中的她已成日本国宝。突然想起《哈尔的移动城堡》的台词:”年纪大的好处就是,该失去的都失去了。”可倍赏千惠子似乎相反——时间带走了胶原蛋白,却给了她更珍贵的东西:那些能让超市塑料袋的窸窣声都变成台词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