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士》研讨:王宝强谈崔业角色的割裂之痛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围棋老师卷入罪案:王宝强这次演了个让人睡不着觉的角色
“啪”的一声,棋子落在棋盘上。崔业抬头看了眼对面的学生,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那张烫手的银行卡。这个普通的围棋老师可能没想到,自己教棋的手有一天会沾上洗钱案的证据。王宝强在《棋士》里演的崔业,就是个这样让人揪心的角色——你说他是坏人吧,他确实是被逼无奈;你说他是好人吧,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分明藏着见不得光的秘密。
剧组在厦门取景时,王宝强经常一个人蹲在棋院门口抽烟。有场戏是崔业得知妹妹被绑架后,要在教棋时强装镇定。镜头里他讲解”征子”战术的声音平稳如常,镜头外他攥着棋子的手抖得差点把黑子捏碎。这种割裂感被王宝强演得特别真实,就像他采访时说的:”崔业这个人啊,白天教孩子们落子无悔,晚上自己每步棋都在后悔。”
演反派的陈明昊更绝。他演的崔伟是个把围棋战术用在犯罪上的狠角色,有场戏是他在茶楼里边下盲棋边指挥同伙转移赃款。镜头扫过他捻着佛珠的手,突然一个特写——佛珠绳断了,珠子噼里啪啦砸在棋盘上,正好摆出个”连环劫”的棋形。这种细节设计绝了,把人物伪善面具下的焦躁不安全抖落出来了。
导演房远特别会拿捏节奏。记得有集讲崔业被迫帮犯罪集团做账,镜头突然切到他给小学生上课,正讲到”围棋里最危险的不是输赢,是看不清自己的棋形”。画面一转,记账本上的数字在崔业眼里全变成了棋盘上的死子。这种蒙太奇看得人头皮发麻,比直接拍犯罪过程刺激多了。
造型指导梁江儿给崔业准备的全是皱巴巴的棉麻衬衫,她说这是要做出”被生活揉搓过的质感”。最绝的是崔伟那件看似普通的唐装,细看暗纹全是围棋棋谱的变形图案。声音指导李安磊更较真,为了录到最真实的落子声,专门跑去苏州老棋院收声,说现在的塑料棋子”敲不出那种要人命的心跳感”。
这部剧最狠的不是破案过程,而是让你跟着角色一起纠结。就像崔业教棋时说的那个”两难劫”,选A会害了家人,选B会毁了自己。有场戏是他躲在厕所里,把脸埋在那件沾着学生涂鸦的衬衫里哭,门外女儿还在问”爸爸这道死活题怎么做”。这种伦理困境比枪战戏还让人喘不过气。
把围棋术语化成犯罪暗号的设计特别妙。比如”倒脱靴”在剧里成了黑话,表面是说弃子战术,实则是销毁证据的指令。有次警方监听时,罪犯突然说”这局要下模仿棋”,下一秒所有嫌疑人动作整齐划一,跟围棋里的”模仿棋”战术一模一样。这种智力博弈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
记得李玮教授评价说:”《棋士》最毒的是让你共情罪犯。”这话一点不假,看着崔业在棋院擦黑板时,袖口露出绑纱布的手腕,谁不会想”换我可能也扛不住”。这部剧就像它海报上那盘残局,每个观众都是试图解局的棋手,到最后才发现审视的其实是自己的道德底线。
现在想想,崔业教棋时总爱说”围棋要算清八十步”,可他的人生恰恰败在算不清下一步。这大概就是《棋士》最扎心的地方——我们都在谴责罪犯,但剧中那个被高利贷逼到墙角的镜头,何尝不是照见每个人心里的恐惧?就像制片人任桀颉说的:”好的犯罪剧不该让观众爽完就忘,要让人半夜惊醒时突然想通某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