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关税战或致中国院线减少《美国影片》进口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中美电影市场博弈:当关税大战遇上《雷霆特工队》提前上映
最近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加征关税的消息,让好莱坞片商们坐不住了。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就在白宫宣布新关税政策的同一天,中国国家电影局相关负责人表态说,未来会”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这话听着客气,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可能是中美文化贸易领域的一次微妙博弈。
不过有意思的是,《好莱坞报道》和《综艺》这两家行业媒体倒显得挺淡定。他们最近的报道里既没哭天喊地,也没急着唱衰。倒是漫威新片《雷霆特工队》突然宣布要提前北美两天在中国上映,这个操作就很值得玩味了。4月30日这个档期选得也巧,正好卡在五一档前,摆明了就是要吃中国假期红利。
说到中国市场,现在的情况确实挺微妙。记得2019年那会儿,美国大片在中国院线还能占到将近40%的票房,现在这个数字已经跌到20%出头了。但你别看比例降了,绝对值还是吓人——中国内地仍然是好莱坞在北美之外最大的票仓。去年《速度与激情10》在中国收了1.4亿美元,《奥本海默》也有6000多万美元进账。现在好莱坞大片在自家门口都经常亏本,中国市场的票房简直就是救命钱。
我翻了下数据,发现个有趣的现象。虽然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热情不如从前,但电影产业居然是美国对华贸易中少有的顺差项目。去年美国电影在中国赚的钱,比中国电影在北美赚的多出好几倍。这就好比两个人在做生意,一个卖汽车的整天抱怨亏本,结果发现卖电影票反而在偷偷赚钱。
《好莱坞报道》最近有篇文章说得挺直白,说中国院线现在虽然国产片强势,但要真把好莱坞大片全砍了,年度票房肯定要掉一大截。这话不假,你看春节档、国庆档这些热门档期,基本都是国产片的天下。但平时的工作日档期,要是没有《奥本海默》这种好莱坞大片撑着,很多影院的黄金场次都得空着。
不过我觉得好莱坞可能想错了一件事。他们总觉得中国市场离不开美国大片,但实际情况是,现在的好莱坞电影对中国观众的吸引力确实大不如前。还记得《阿凡达》当年在中国一票难求的盛况吗?现在就算是漫威的片子,也很难复制那种全民狂欢了。反倒是《流浪地球2》这种国产科幻片,票房轻轻松松就能冲过40亿。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在关税消息出来后,中国电影局说的是”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观众选择”。这话听着客气,但潜台词很明确——要是中国观众不爱看好莱坞片了,那减少引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现在的情况是,除了漫威、DC这些超级英雄片,还有《奥本海默》这种颁奖季热门,其他类型的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确实越来越难卖。
说到《雷霆特工队》提前上映这事,我猜可能是漫威在打预防针。他们肯定也嗅到风向不对,想趁着政策还没收紧赶紧再捞一笔。这片子演员阵容里有不少新面孔,故事线也跟之前的复联不太一样,能不能在中国卖座还真不好说。不过选择提前北美上映,至少态度是摆出来了——我们重视中国市场。
现在的好莱坞确实挺尴尬的。一方面要靠中国市场回本,另一方面又得应付美国国内的政治正确。你看最近几年的超级英雄电影,为了照顾中国市场,经常把敏感元素删得干干净净。结果两头不讨好,美国观众嫌太保守,中国观众又觉得套路化严重。
疫情之后,好莱坞大片的处境更艰难了。制作成本动不动就2亿美元起步,全球票房不到6亿根本回不了本。这时候中国市场的两三亿美元票房就显得格外珍贵。我查了下,去年在中国票房过亿美元的好莱坞电影有7部,这个数字虽然比巅峰时期少了一半,但放在全球市场来看仍然是块肥肉。
这场关税大战最后会怎么收场,现在还真说不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对好莱坞言听计从的小弟了。现在的情况更像是:好莱坞需要中国,但中国不一定需要好莱坞。就像两个人在跳探戈,步伐得互相配合才行。要是有一方总想着独占主导权,这舞迟早得跳崩。
最后说回《雷霆特工队》,这片子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可能会成为观察中美电影贸易走向的一个风向标。要是票房爆了,说明好莱坞大片在中国还有市场;要是扑了,那可能真得重新考虑下在中国市场的策略了。毕竟现在中国观众的选择多了去了,不差这几部超级英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