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蛮故事》预告:4.11启程,银幕上的复仇盛宴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六个耳光扇向现实:《荒蛮故事》里的黑色幽默与人性暴走
飞机上的偶遇变成高空谋杀现场,公路上的别车演变成同归于尽,婚礼现场的新娘提着菜刀追杀出轨新郎…这些荒诞到令人发指的情节,在《荒蛮故事》里却显得格外真实。阿根廷导演达米安·斯兹弗隆用六个独立又血脉相连的小故事,把人性最阴暗的角落掀了个底朝天。
第一个故事就让人坐立不安。飞机上素不相识的乘客们闲聊时发现,他们都认识同一个人——帕斯特纳克。随着对话深入,整个机舱渐渐陷入恐慌,原来每个人都曾以不同方式伤害过这位帕斯特纳克先生。当空姐颤抖着说出”帕斯特纳克就是本次航班的机长”时,镜头切向驾驶舱,一个满脸狞笑的男人正把飞机俯冲向仇人们的豪宅。这个开场十分钟就完成的复仇故事,像一记重拳打在观众胃部。
公路段落的暴力升级更显荒谬。开着崭新奥迪的城里人对着破旧皮卡竖中指,没想到对方是个硬茬。从互相别车到下车互殴,再到车辆爆炸同归于尽,两个陌生人用最原始的方式证明着”路怒症真的会要命”。特别讽刺的是,当两具焦尸被消防员拖出时,镜头扫过奥迪车里还没拆封的儿童安全座椅——这个细节让整个暴力事件突然有了令人心碎的维度。
餐厅女服务员的复仇则透着黑色幽默。她认出常客就是害死父亲的贪官,在厨娘”往食物里掺老鼠药”的怂恿下陷入道德困境。当贪官的儿子突然出现时,紧张感几乎要溢出银幕。最妙的是厨娘的处理方式——她举着剁肉刀直接出门捅人,还理直气壮地说”我这是替天行道”。这种市井正义的粗暴表达,反而让观众在震惊之余产生诡异的认同感。
爆破工程师的故事最显体制荒诞。因为停车罚单被搞到妻离子散的男人,用自制炸弹炸飞了拖车公司。当他在监狱里收到民众送来的蛋糕时,电视里正播放着”政府将改革停车收费系统”的新闻。这个段落精准戳破了官僚主义如何把普通人逼成恐怖分子,而民众的掌声暗示着:在某些情况下,暴力反而成了唯一的沟通语言。
婚礼现场的失控堪称全片高潮。新娘发现新郎偷情后,先是躲在天台崩溃痛哭,接着在酒店厨房与陌生厨师发生关系报复,最后提着刀回到婚宴现场。当新郎被蛋糕糊满脸时,新娘骑在他身上怒吼”我们要互相折磨到死”的场面,既恐怖又滑稽。最绝的是结尾——浑身是血的两人在废墟般的宴会厅里疯狂做爱,这个画面把婚姻的暴力本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一个故事像场精心设计的死亡仪式。富豪安排司机撞死怀孕的女儿,却因司机失误自己成了躺在血泊中的人。当富人们忙着伪造现场时,镜头缓缓拉远,暴雨中两个底层人——司机和园丁沉默对视,这个定格镜头道破了阶级固化的残酷真相。
《荒蛮故事》的六个段落像六记耳光,扇醒了我们对文明社会的幻觉。斯兹弗隆的镜头从不高高在上地批判,而是让观众在爆笑中突然尝到喉咙里的血腥味。那些看似夸张的情节,细想之下不就是我们每天在新闻里看到的现实吗?飞机上的集体恐慌,公路上的路怒症,小人物对体制的反抗,婚姻中的互相伤害…导演只是把日常生活中的暴力因子提取出来,放在显微镜下给我们看。
当最后一个故事落幕时,银幕上打出一行字:”这个世界没那么糟…也没那么好。”这或许就是《荒蛮故事》最精妙的注脚——它撕开文明社会的伪装,不是为了让我们绝望,而是为了让我们在看清真相后,依然能找到活下去的勇气。毕竟,在这个荒蛮的世界里,保持清醒或许就是最大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