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铭记:3.28电影频道献映《被遗忘的战役》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三个普通人的命运在炮火中交织:荷兰电影《被遗忘的战役》如何撕开战争滤镜
2025年就要迎来抗战胜利80周年了,在这个节骨眼上看到荷兰导演马蒂耶斯·范·小海因根拍的《被遗忘的战役》,真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这片子把镜头对准1944年秋冬的斯海尔德河战役——这个在历史课本里可能就一句话带过的战场,却藏着盟军拿下安特卫普港的血泪账。要知道那时候诺曼底登陆都过去小半年了,盟军还在为个出海口拼命,德国人把瓦尔赫伦岛修得跟铁桶似的,最后硬是用轰炸把堤坝炸了,海水倒灌才拿下来的。
这片子最狠的地方在于,它压根没打算给你看什么宏大的战争场面。导演拎出来三个小人物:英国滑翔机飞行员威廉、荷兰穷小子斯塔福伦,还有抵抗组织女青年特恩。这三个人就跟三棱镜似的,把战争这束强光硬生生折射出不同光谱。威廉刚上战场时还满脑子英雄幻想,结果第一次出任务就栽进沼泽里,眼睁睁看着战友被德国兵补枪。那个镜头特别瘆人——泥水咕嘟咕嘟冒着泡,血色慢慢晕开,哪还有什么浪漫主义可言?
特恩那条线更扎心。开头她就是个普通姑娘,偷偷给弟弟送吃的,结果撞见德国兵在仓库处决人质。导演在这儿用了特别刁钻的视角——透过门缝,观众跟特恩一起看见她弟弟被按在墙上。没有枪响,只有突然瘫软的身体和顺着墙往下滑的血痕。后来这姑娘抄起枪加入抵抗组织时,手抖得连子弹都压不利索,但眼睛里烧着的那种恨,比任何台词都有说服力。
最让人心里发毛的是斯塔福伦。这荷兰小伙纯粹因为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才去给德国人当差,最开始就干些跑腿打杂的活儿。有场戏特别绝——他在酒馆里被同胞骂”荷奸”,回家看见妹妹饿得啃土豆皮,转头就去报名参加了党卫军外籍部队。后来这孩子在森林里巡逻,撞见德国军官枪杀战俘,整个人都魔怔了。导演用摇晃的手持镜头追着他跌跌撞撞地跑,背景音全是自己咚咚的心跳声,比什么配乐都来得窒息。
说到摄影,这片子满屏都是铅灰色的调子。11月的荷兰本来就阴冷,再加上手持镜头老是怼在人物后脑勺拍,观众就跟背后灵似的贴着角色走。有个场景我记特别清楚:盟军和德军在废墟里突然遭遇,两边举着枪对峙了足足一分钟没人开枪。背景是烧焦的教堂残骸,镜头从每个人紧绷的脸上扫过去——有个德国兵嘴唇都在抖。后来突然响起的手榴弹爆炸声,把所有人都吓得一激灵,这才开始交火。这种处理比那种噼里啪啦的枪战戏残忍多了。
结尾更绝。银幕上打出三方死亡数字时,影院里安静得能听见有人抽鼻子。盟军死了快1万3,德军2万多,荷兰老百姓4千多——这些数字在历史书上就是冷冰冰的统计,可电影前两小时全在告诉你每个数字背后站着谁家的威廉、谁家的特恩。最后镜头从战场慢慢拉到现在的斯海尔德河口,阳光底下波光粼粼的,哪还看得出当年炸得跟月球表面似的地形?这大概就是导演最想说的:我们今天能站在太阳底下唠嗑,是因为80年前有群人被永远留在了1944年的冬天。
这片子3月28号下午一点多会在电影频道播,建议配着纸巾看。它不像有些战争片变着法儿让你热血沸腾,反倒像把钝刀子,慢慢剌开所有关于战争的浪漫想象。特别是看到斯塔福伦最后浑身泥水地往盟军阵地爬,背后德国人的机枪追着他扫,突然就明白了片名为啥叫”被遗忘的战役”——历史记住的永远是胜利者,可那些在泥潭里挣扎的小人物,才是真正托住胜利的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