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华》:影史百佳重映,争议何起?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花样年华》这部王家卫的经典作品,25周年导演特别版在情人节那天重新回到了大银幕,给影迷们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这个版本比原版多了5分钟的内容,而且只在电影院限量上映,不会在流媒体上出现,这种稀缺性让不少影迷心动。
情人节当天,电影的首日票房就超过了2100万,占预测总票房的三分之一,这个成绩相当亮眼。而且,2月14日19:19还有一场特别的活动,电影结束后会播放王家卫导演定制的情人节告白,最后定格在“我愿意”的画面,给观众提供了一个互动打卡的机会。这个点子挺新鲜的,官方甚至允许观众拍摄,满足了大家在朋友圈分享的需求。
不过,这种做法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这样会破坏观影的氛围,影响观影秩序。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觉得这样的互动能够中和观众想要拍照打卡的冲动,毕竟现在社交媒体这么发达,大家习惯了分享生活中的点滴。
在猫眼平台上,《花样年华》的评分高达8.9分,而豆瓣上也有8.8分的评价,媒体甚至评价它为“世界影史百大最佳电影”。不过,评论区里也有人表示“看不懂”“太抽象”。这种口碑的两极分化,也反映了艺术电影在大众接受度上的挑战。
这次《花样年华》的营销模式,和之前《地球最后的夜晚》的“一吻跨年”有点类似,都是强调仪式感。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可能更热衷于这种仪式感本身,而不是电影的艺术内涵。
说到仪式感,这次活动仅限2046家影院,还有王家卫导演定制的情人节告白和特辑花絮,这些都是限量版的特别之处。不过,也有观众反馈说,官方的这种行为和电影的气质不太搭,可能会混淆观众对屏摄的概念理解。
其他电影也有类似的活动,比如《“骗骗”喜欢你》的烟花泡泡场,官方允诺屏摄行为,满足了观众的观光打卡需求。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未经权利人许可,是不可以对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音录像的。屏摄不仅影响观影氛围,还会破坏沉浸式体验。
总的来说,这种营销模式是否值得推广,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未来,我们需要在保证观众观影仪式感的同时,也要强化文明观影的规范。毕竟,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护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