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场之月》预告曝光:堺雅人展现中年“花束恋爱”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深秋的东京,街道两旁银杏叶正泛着金黄。一家安静的咖啡馆里,两位年过半百的男女相对而坐,窗外斜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这是青砥健将与须藤叶子分别三十五年后的第一次见面。改编自朝仓霞同名小说的电影《平场之月》,正是讲述了这样一个关于时间、记忆与爱情的故事。
导演土井裕泰继《花束般的恋爱》后再次执导爱情题材,他与编剧向井康介的合作令人期待。向井康介曾执笔《深夜食堂》《向阳处的她》,擅长在平淡日常中挖掘人性深处的温柔。这样的创作组合,预示着影片将在细腻的情感刻画与真实的生活质感之间找到精妙平衡。主演阵容方面,堺雅人继《半泽直树》《镰仓殿的13人》后挑战爱情片男主角,与气质女星井川遥搭档,加之星野源献唱主题曲,构成了堪称豪华的主创团队。
影片采用双线叙事结构,巧妙地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穿梭。学生时代的青砥健将与须藤叶子是同班同学,两人因共同的文学爱好而走近,却又因青春期的羞涩与种种误会而错过彼此。那些未能说出口的话语,那些在走廊擦肩而过时加速的心跳,那些图书馆里偷偷交换的书签,构成了他们青春记忆中最明亮也最遗憾的章节。三十五年的时光里,两人各自经历了不同的人生轨迹——青砥成为了一名编辑,须藤则辗转多个城市工作,他们都曾与他人相恋,却始终未能找到灵魂的契合。
当中年的他们在同学会上重逢,岁月已在彼此脸上刻下痕迹,但眼神交汇的瞬间,那些被时间尘封的情感却悄然苏醒。不同于青春年少的冲动与热烈,中年人的爱情多了几分克制与审慎。他们会在约会后认真思考关系的走向,会在表达感情前权衡可能的得失,这种成熟背后的犹豫与试探,恰恰构成了影片最为动人的部分。
从已发布的预告片和制作特辑来看,《平场之月》延续了土井裕泰作品一贯的温暖质感。镜头语言细腻而克制,对白设计精炼而富有深意。有一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青砥和须藤在雨中的公交站偶遇,两人共撑一把伞,谈论着各自这些年的生活,雨声淅沥中,他们的对话时有停顿,那些沉默的间隙里,充满了未言明的情感与回忆。
堺雅人此次饰演的中年编辑青砥健将,与他以往塑造的强烈个性角色形成鲜明对比。这个角色内敛、温和,带着岁月赋予的从容与些许疲惫,对堺雅人而言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而井川遥饰演的须藤叶子,独立中带着脆弱,坚强中藏着温柔,与青砥形成微妙的化学反应。两人在表演上的默契配合,使得这段迟来三十五年的爱情显得真实可信。
影片探讨的不仅是爱情本身,更是时间对人与关系的塑造。三十五年的分离,意味着两个人都带着各自完整的人生故事重新相遇。他们的相爱,不是青春年少时空白画卷上的激情挥洒,而是两幅已然完成的画作之间寻找和谐共鸣的艰难过程。这种设定让人联想到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美学传统——在遗憾与不完美中寻找美的存在。
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月亮”意象,既是片名的来源,也象征着恒久与变化。月亮每晚都会升起,却因云层、天气而呈现不同面貌,正如两人的感情,历经岁月流转,本质未变,表达方式却已不同。这种意象的运用,为影片增添了诗意与哲学深度。
在当代电影市场充斥着快餐式爱情故事的背景下,《平场之月》选择聚焦中年人的情感世界,探讨“迟来的爱情是否还能纯粹”这一命题,显得尤为珍贵。它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通过细腻的叙事,引导观众思考时间、记忆与爱情之间复杂的关系。当青砥和须藤最终决定在一起时,那种经过时间沉淀的确定感,或许比任何青春誓言都更加动人。
星野源创作并演唱的主题曲,据制作方透露,将延续他在《恋》中展现的对成熟情感的深刻理解,用音乐为这段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增添另一层情感维度。从《花束般的恋爱》到《平场之月》,土井裕泰似乎正在构建一种属于当代日本的爱情电影美学——不回避生活的艰难与遗憾,却始终相信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结的力量。
这部电影或许会让人想起自己的青春往事,那些曾经错过的人,那些未竟的对话。但它更想告诉观众的是:爱情没有期限,无论在生命的哪个阶段,当两个灵魂真正相遇,时间不再是障碍,而是让这份感情更加醇厚的催化剂。当青砥健将与须藤叶子在人生的下半场终于牵起对方的手,那轮照亮他们青春岁月的“平场之月”,也将以同样的清辉,温柔地见证他们迟来却未必太晚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