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味”十足:姜文新作《你行!你上!》深度解析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姜文这回不玩黑色幽默,改玩父子情了?
姜文的新片《你行!你上!》终于定档7月18号了。距离他上一部电影已经过去七年,这次他带着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回来——一个关于沈阳琴童和他父亲的励志故事。
这片子讲的是个东北小孩学钢琴的事儿。他爸是个典型的中国式父亲,坚信儿子有音乐天赋,拼了老命也要把儿子送上国际舞台。但你别以为这是个简单的励志故事,姜文怎么可能拍那种俗套玩意儿?他往里头塞满了父子之间的拉扯和对抗。
那个父亲角色特别有意思。他整天把”我儿子是钢琴家”挂在嘴边,见人就说,说了三遍都不嫌多。这台词设计太姜文了,跟《让子弹飞》里那些你来我往的对话一个调调。最绝的是有个镜头,父亲一脚把儿子踹上天,这画面看着荒诞,但仔细一想,这不就是中国式家长的写照吗?他们总想用尽全身力气把孩子往上托举,哪怕方式粗暴了点。
儿子这边也不简单。刚开始可能还懵懵懂懂地跟着父亲走,但慢慢地就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电影里有场戏特别戳心,儿子在台上弹琴,父亲在台下指挥,结果儿子突然弹起了完全不一样的曲子。那一刻,你能看到两代人之间的那种无声的对抗。
姜文这次玩了不少超现实的画面。比如有个镜头是汽车冲着月亮开,跟《一步之遥》里那个经典镜头有点像。还有那些反物理学的画面,看着夸张,但每个镜头都在说事儿。这大概就是姜文电影的魅力——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看到什么。
女性角色这次也很有看头。辛芷蕾和马丽演的两个女性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充满魅力,一个传统保守。这让人想起《邪不压正》里的双重女性设定。姜文电影里的女性从来都不是摆设,她们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力量。
这片子上映的时候正好赶上暑期档,同期还有《长安的荔枝》《聊斋:兰若寺》这些片子。但姜文的电影从来不怕竞争,他有自己的一帮铁杆粉丝。首映场里20到24岁的年轻人特别多,看来姜文这次是瞄准了年轻观众。
影评人艾辉说这片子”姜文含量”超过90%,确实,从台词到画面,处处都是姜文的风格。但这次他讲的故事比以往都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那个父亲角色特别容易引起争议,有人会觉得他太专制,但也有人会被他的牺牲感动。姜文聪明就聪明在这儿,他不告诉你该站哪边,把解读权完全交给观众。
说实话,看姜文电影最过瘾的就是看完之后跟人讨论。这片子肯定又会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各种解读和二创估计很快就会冒出来。就像当年的《让子弹飞》一样,观众能从里面挖出各种隐藏的意思。
七年没拍戏的姜文,这次选择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题材。他没有重复自己过去的黑色幽默,而是把镜头对准了中国家庭里最普遍也最复杂的关系。这片子可能会让很多人想起自己和父亲的那些事儿——那些争吵、妥协,还有藏在严厉背后的爱。
姜文还是那个姜文,但这次他选择用更细腻的方式讲故事。7月18号,去电影院看看这个东北琴童和他父亲的故事,说不定你也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