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岛》国语版百度网盘(HD1280P/3.8G-MKV)超清版迅雷资源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绳索变成武器:东极岛渔民的生死抉择
1942年的东海,浪比往常更急。那艘载着1816名英军战俘的日本货轮”里斯本丸”沉没时,海水里扑腾的不只是金发碧眼的战俘,还有被战争碾碎的文明底线。舟山渔民阿荡划着舢板出海,原本只想捞点漂来的货物,却在浪尖上看见一双死死扒住木板的手——指甲缝里全是血。
“救上来就是个死人!”老渔民拽住阿荡的裤腰带。那个英国战俘的腿被鲨鱼咬得见了骨头,阿荡却把家里最后半瓶烧酒浇在伤口上。这时候谁都不知道,这个决定会让整个东极岛溅满鲜血。日军搜查队登岛时带着汽油桶,他们把不肯开口的渔民吊在礁石上,涨潮时海水会慢慢没过鼻孔。
朱一龙演的阿赑蹲在礁石后磨刀,铁锈混着海腥味的画面在预告片里一闪而过。他妹妹被拖进炮楼那晚,这个平日连杀鱼都手抖的年轻人,把祖传的渔刀绑在了竹竿上。管虎导演很擅长拍这种”普通人变异”的瞬间——就像《八佰》里那个跳楼引爆的兵,阿赑挥刀砍向日军机枪手的镜头,背景音是倪妮饰演的阿花在嘶吼:”横竖都是死!”
吴磊在访谈里说阿荡这个角色”傻得让人心疼”。这个总把”海上有难必救”挂嘴边的年轻人,拖着受伤的英国兵躲进蝙蝠洞,用海蟑螂止血时,对方突然抓住他的手腕说了句英文。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句话是”你们不该卷进来”。陈明昊演的老族长被浇上汽油时,他吼的那句”不能跪”不是台词,是现场即兴——当时群演里真有当年幸存渔民的后代,哭得摄像机都在抖。
最震撼的是绳索戏。预告片里几十个渔民在悬崖边拽麻绳,下面吊着奄奄一息的战俘。这些平日拉渔网的粗糙手掌,此刻绷出青筋也死不松手。费振翔导演特意用了纪录片式跟拍,你能看清绳结在礁石上磨出的木屑,还有阿花咬在嘴里的辫梢。这不是《拯救大兵瑞恩》式的英雄主义,而是像制片人说的:”老百姓的勇气,就是多坚持一口气。”
日军放火烧渔船的夜戏拍了整整两周。实际拍摄时用了三百桶柴油,倪妮在采访里回忆说,有场戏她要从着火的船篷里钻出来,头发差点被燎着。这场屠杀戏的恐怖在于细节——有个镜头扫过漂满死鱼的海面,下面沉着好几双草鞋。美术组考证过,当年岛上百姓真有穿草鞋下海的,浸水后特别沉。
现在想想,全片最痛的不是血腥场面,而是阿荡给英国兵喂番薯粥时,对方突然跪下磕头。这个在原著史料里真实存在的场景,被吴磊演出了令人心碎的荒诞——两个语言不通的年轻人,一个按着祖训行事,一个被东方礼仪搞懵了头。就像编剧张冀说的:”善良撞上善良,有时候比暴力更让人难受。”
8月8日上映前,管虎放话说要”撕开温情的抗日叙事”。从预告片看,他确实做到了——有段镜头是日军用探照灯扫射海面,光束里飘着英军制服和渔网,配乐居然是舟山渔歌的变调。这种奇异的混搭,恰如历史本身的多棱镜:当1816这个数字变成具体会流血会发抖的人,所有教科书上的大词都碎成了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