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微博电影之夜:群星闪耀,致敬光影120年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光影砺新·共赴热望:2025微博电影之夜全记录
2025年6月13日的上海,星光璀璨。微博电影之夜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题是”光影砺新·共赴热望”,恰逢世界电影130周年和中国电影120周年的重要节点。这场由微博主办、东方卫视联合主办的盛典,几乎把半个电影圈的人都请来了,从台前的演员到幕后的工作人员,大家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属于电影人的夜晚。
开场就让人眼前一亮。黄晓明带着魔都少年团和一群京剧演员,带来了一个叫《120岁的少年》的表演。这个节目巧妙地把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元素融入其中,一下子就把观众拉回到了120年前。黄晓明穿着改良版的京剧戏服,和少年们一起演绎着中国电影的百年变迁,那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特别打动人。
说到《定军山》,不得不提陈建斌在台上分享的一个小故事。他说自己第一次看这部默片的时候,完全被那种纯粹的表达震撼到了。”那时候没有台词,全靠演员的表情和动作,但就是能让人看懂,这就是电影最初的魅力。”黄晓明和丁程鑫也接过了话题,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聊起了各自与电影结缘的故事,台下的观众听得入迷,时不时爆发出掌声。
音乐环节绝对是当晚的高光时刻。阿云嘎和黄子弘凡合唱的《飞云之下》,歌词里那句”追梦的人不怕天黑”唱得人热血沸腾。张碧晨的《你眼中有光》则是献给所有幕后工作者的,大屏幕上滚动着摄影师、灯光师、场记们工作的画面,配合着她温柔的嗓音,不少人都红了眼眶。容祖儿和钟楚曦的歌曲串烧特别有意思,从《阮玲玉》到《卧虎藏龙》,把经典女性角色唱了个遍。孙楠一开口就是《美丽的神话》,熟悉的旋律响起,全场都跟着哼唱起来。压轴的张杰更绝,直接把几首经典电影主题曲串在一起,最后喊出那句”中国电影,要的!”的时候,全场都沸腾了。
张艺谋和陈凯歌两位大导演的出场引发了不小的骚动。他们站在台上,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着中国电影的重要时刻,从《红高粱》到《霸王别姬》,从《卧虎藏龙》到《流浪地球》。最感人的是大家一起点亮象征影史里程碑的胶片装置,那一刻,仿佛真的能看到中国电影薪火相传的脉络。
颁奖环节总是最受关注的。光希koki和邓恩熙这些新生代演员拿到新锐奖时,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金晨、白客、吴磊这些中生代则显得从容许多,特别是吴磊,领奖时还不忘调侃自己”终于从童星熬成品质演员了”。黄渤、章子怡、朱一龙这些实力派上台时,台下都是此起彼伏的尖叫声。章子怡说:”120年对中国电影来说既是一个节点,更是一个起点。”这句话说得特别到位。
导演奖项这边,甘剑宇、沙漠这些年轻导演拿到年度关注导演奖时,台下的前辈们都在用力鼓掌。戴墨和殷若昕获得优秀导演奖时,大屏幕播放了他们作品的混剪,能明显看出每个人鲜明的风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惠英红,作为”百年光影见证人”,她分享了自己从打女到影后的心路历程,说到动情处声音都有些哽咽。
幕后工作者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但这次他们有了专属的高光时刻。”金叶荣耀”颁给了美术指导、剪辑师这些幕后英雄,袁和平老爷子拿到”金叶特别荣耀”时,全场起立鼓掌。看着这些平时默默无闻的面孔站在聚光灯下,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叫”电影是集体创作的艺术”。
说到电影,《唐探1900》和《志愿军:存亡之战》拿下年度影片一点也不意外。《哪吒之魔童闹海》更猛,直接破了百亿票房,影响力影片实至名归。《阿凡达:火与烬》和《酱园弄·悬案》这些还没上映的片子也获得了特别推荐,吊足了观众胃口。
剧组互动环节特别有趣。《刺杀小说家2》的主创们直接在台上还原了杀青照的造型,雷佳音还即兴来了段片中台词,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东极岛》的朱一龙和吴磊穿着渔民的衣服就上来了,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讲拍摄时的趣事,说为了演好渔民,真的跟着出海打鱼,吴磊还自曝晕船晕得厉害。《酱园弄·悬案》更会玩,直接在现场发布了角色线索,让观众猜剧情,互动感十足。
叶童和李玉关于女性力量的分享特别打动人心。叶童说当年拍《新白娘子传奇》时,女演员的戏服都是自己打理,现在看到这么多专业的服装师、造型师,真的觉得时代在进步。李玉导演则分享了自己从纪录片转向剧情片的经历,说女性导演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获得认可,但她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闭幕时,所有影人一起上台合影。镜头扫过去,有白发苍苍的老艺术家,有正当年的中坚力量,还有满脸朝气的年轻面孔,这个画面就像是中国电影的缩影——传承与创新并存,过去与未来相连。微博CEO在最后说,平台会继续做好电影人和观众之间的桥梁,这句话不是客套,看看今年线上直播的互动量就知道,电影真的在通过新方式走近更多人。
整场活动下来,最深的感受就是中国电影的活力。120年的历史不是包袱,而是底气。从《定军山》的一个镜头到现在百花齐放的产业,从黑白默片到IMAX巨幕,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对好故事的追求。就像主题说的那样,”光影砺新·共赴热望”,电影人还在路上,观众也还在期待,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