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兰若寺》蓝光版(HD720P/3.4G-MP4)百度网盘迅雷资源原声版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长安三万里》团队遇上《聊斋》:这次他们要讲六个妖气冲天的故事
“你还要跟他在一起吗?”这句带着颤抖的质问从黑暗中传来,镜头缓缓推进,铜镜里映出一对相拥的夫妻,而镜面上方,画皮妖的眼泪正顺着苍白的脸颊滑落。这是《聊斋:兰若寺》最新曝光的”画皮”篇预告片开场,短短十秒就让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这个由《长安三万里》原班人马打造的新作,定档7月12日上映。但别被片名骗了,它可不是只讲兰若寺那点事儿。导演玩了个”1+5″的花活——用《井下故事》这条主线,把《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五个独立篇章串成珍珠项链。最绝的是每个故事都有专属的视觉皮肤,看一部电影相当于逛了六个风格迥异的妖怪主题乐园。
现在全网热议的”画皮”篇,直接把古典美学玩出了新高度。你看过用宋徽宗的花鸟画笔触画妖怪吗?剧组把宋代古画的绢本质感搬到了银幕上,连画皮妖眼角的泪痕都带着工笔画的细腻。预告片里那些场景:道士甩出符咒时惊起的乌鸦群,陈氏指尖颤抖着触碰的乌头花,还有画皮妖撕下人皮时丝绸撕裂般的音效——这些细节堆出来的不是恐怖片,而是一出带着墨香的悲剧。
说到画皮这个故事,这次完全是从陈氏的眼睛看世界。想象一下,当你发现朝夕相对的丈夫被妖怪换了芯子,而那个妖怪看你的眼神居然带着怜悯,这比单纯的吓人可带劲多了。预告片里有段戏特别戳心:陈氏跪在道士面前,身后是群鸦乱飞的剪影,老道说了句”妖吃人心,人诛妖身,这本就是笔糊涂账”,瞬间把简单的正邪对立撕开道口子。
美术组这次绝对是开了挂。他们给画皮篇设计的海报,下半截是铜镜里恩爱的夫妻,上半截是流泪的妖怪,中间那道分界线像把刀似的把人妖两界划得清清楚楚。更绝的是借鉴了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的线条,连画皮妖勾人时的兰花指都透着古画味。难怪看过粗剪的影评人说,这是六个故事里”最对味”的一篇——就像把《聊斋》原文里”美人画皮,恶鬼画心”那八个字泡在陈年花雕里,再泼到银幕上。
其他几个故事也藏着惊喜。《崂山道士》玩的是水墨风动作戏,道士穿墙时整个人会化成一滩墨;《莲花公主》用了大量纱幔和琉璃光影,妖怪出场时背景音是失传的唐代箜篌曲;就连大家最熟悉的《聂小倩》,这次也把树妖姥姥的老巢设计成了会呼吸的活体建筑,那些藤蔓缠绕的梁柱其实都是妖怪的血管。
现在最让人好奇的是那个贯穿全片的《井下故事》。从泄露的场照看,似乎有个说书人角色在井边给过路客讲这些妖故事,每个听众听完都会在井水里看见自己的倒影慢慢扭曲——这不就是蒲松龄当年在路边茶棚收集故事的现代版演绎吗?
离上映还有大半个月,”画皮”篇预告已经炸出了一堆考据党。有人截图画皮妖的服饰花纹,发现是改良自南宋黄昇墓出土的绢衣纹样;那个要人命的乌头花,在《本草纲目》里确实记载着”其汁敷箭,射兽立毙”。连陈氏质问丈夫时背景里的更漏声,都被扒出是参照了大相国寺的宋代铜壶滴漏录音。
看着这些细节,突然理解为什么制片方敢说这是”给成年人的志怪童话”。它不像老版《聊斋》电影那样直给地吓人,而是把惊悚埋在古典美的表皮底下。就像预告片里画皮妖的那句台词:”你看我吃人心肝,可曾看见人心里的毒?”这种调调,倒是真配得上蒲松龄原著里”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的评语。
现在最大的悬念是,七个导演怎么把六个风格迥异的故事炖成一锅不串味的鲜汤。从目前曝光的20分钟片段看,转场设计得挺妙——有时是说书人合上折扇溅出的墨点化成新场景,有时是前个故事里的道具(比如《画皮》的铜镜)变成下个故事的关键物件。这种编排,倒真像古人在酒桌上”闲斋夜话”的调调,一个故事引出另一个,最后所有听客都分不清是人是妖。
要是你仔细听预告片的背景音,能发现每个故事都有专属的声音指纹。”画皮”篇是古琴配电子音效,”崂山道士”用了道教科仪音乐混搭打击乐,放到《聂小倩》又变成阴森森的骨笛声。这种听觉设计配上迥异的美术风格,进影院估计得像逛苏州园林似的,每拐过一道月亮门都是新天地。
说来有趣,这片子还没上映就已经养活了不少短视频博主。有人把”画皮”篇预告里0.5秒的妖怪现形镜头逐帧慢放,发现画皮妖蜕皮时,背景屏风上的花鸟图案会跟着流血泪;还有考据党指出,王大郎家厅堂挂的那幅残画,其实是临摹了故宫藏的《骷髅幻戏图》——这心思埋得,比王大郎皮下藏的妖怪还深。
7月12日这日子选得也妙,正好卡在暑期档中间。想想看,顶着大太阳钻进电影院,看六个凉飕飕的妖故事,可比吃冰棍解暑带劲多了。特别是”画皮”篇里那些设计:陈氏发髻散开时飘落的金箔,画皮妖用指甲在柱子上刮出的《往生咒》,还有预告片结尾那个夫妻对拜时从喜服里渗出的血…这些细节堆在一起,分明是把《聊斋》原文里”世情如鬼”的潜台词,都化成了银幕上可触可感的画面。
现在只盼着别像某些国产奇幻片那样,把力气全花在预告片里。毕竟从《长安三万里》就能看出来,这个团队最擅长的就是把古典文学嚼碎了再喂给现代观众。要是真能把六个故事都拍出”画皮”篇这种”恐怖中见凄美,奇诡中藏人性”的劲儿,那今年的暑期档可就有好戏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