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杀姬》全球票房过亿,回本仍面临挑战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芭蕾杀姬》:当《疾速追杀》的暴力美学遇上芭蕾舞者**
安娜·德·阿玛斯在《芭蕾杀姬》里第一次拿起枪的时候,观众就知道——这电影绝对不是什么优雅的艺术片。导演伦·怀斯曼(《黑夜传说》系列)显然没打算让女主角跳完一支完整的芭蕾舞,而是直接把她扔进了《疾速追杀》的暗黑世界。子弹、刀锋、复仇,再加上一点舞蹈动作的优雅,这部电影就像是一杯混着血腥味的鸡尾酒,又烈又上头。
## **《芭蕾杀姬》的票房成绩:不温不火,但也不算失败**
上映三周,全球票房1.008亿美元,其中北美5110万,海外4970万(包括中国内地的5050万人民币)。考虑到8000-9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这个成绩不算大爆,但也没亏本。毕竟,它只是《疾速追杀》系列的衍生片,不是正传,观众对它没那么狂热也正常。
不过,如果你看过《疾速追杀4》(2023年),再来看《芭蕾杀姬》,会发现两部电影的世界观完全一致——地下杀手组织、高桌会(High Table)、金币交易、全球追杀……甚至连演员都重叠了,比如伊恩·麦柯肖恩(温斯顿)、兰斯·莱迪克(卡戎),他们在这部电影里继续扮演同样的角色。可惜的是,兰斯·莱迪克在电影上映前去世,这也让《芭蕾杀姬》成了他的遗作之一。
## **安娜·德·阿玛斯:从邦女郎到复仇杀手**
安娜·德·阿玛斯在《007:无暇赴死》里演过短暂但惊艳的邦女郎,这次她直接升级成主角,饰演一个被杀手组织灭门的芭蕾舞者。她的复仇方式?不是优雅的舞蹈,而是精准的枪法和近身格斗。电影里有一场戏,她在歌剧院里一边躲避子弹,一边用芭蕾舞的旋转动作调整射击角度,这种“暴力芭蕾”的设计还挺有意思。
不过,和基努·里维斯的约翰·威克相比,安娜的角色没那么“无敌”。约翰·威克是中弹后还能继续战斗的“杀神”,而她的角色更像是个新手,会受伤、会害怕,但复仇的执念让她一路杀到底。这种设定让电影多了点真实感,但也少了点《疾速追杀》那种“一人对抗全世界”的爽快感。
## **《疾速追杀》系列的成功秘诀:动作、风格、世界观**
说到《芭蕾杀姬》,就不得不提它的“母系列”——《疾速追杀》。这个系列的成功,靠的不仅是基努·里维斯的硬汉形象,还有它独特的动作风格。
从2014年的第一部开始,《疾速追杀》就抛弃了好莱坞常见的快速剪辑和摇晃镜头,改用长镜头、流畅的枪战和近身格斗。导演查德·斯塔尔斯基(本身就是特技演员出身)把香港枪战片(比如吴宇森的《喋血双雄》)、日本武士电影和意大利西部片的风格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既复古又现代的动作美学。
《疾速追杀4》里,甄子丹的加入让动作戏更上一层楼。他和基努·里维斯的对决,既有港式武打的凌厉,又有西部片的冷峻。而真田广之饰演的浪人杀手,又给电影增添了一丝日本剑戟片的味道。这种国际化阵容,让《疾速追杀》系列在全球市场都吃得开。
## **《芭蕾杀姬》的遗憾:少了点“疾速追杀”的疯狂**
作为衍生片,《芭蕾杀姬》继承了《疾速追杀》的世界观,但动作戏的创意和节奏还是差了点。电影里的枪战和格斗戏不少,但缺乏像《疾速追杀4》里“俯拍长镜头枪战”或者“凯旋门车流中厮杀”那样的名场面。
不过,诺曼·瑞杜斯(《行尸走肉》里的“弩哥”)的加盟倒是给了电影一些新鲜感。他演的是一个神秘杀手,和安娜的角色有段短暂但紧张的合作。可惜的是,他的戏份不算多,否则电影可能会更有看点。
## **总结:值得一看,但别指望它超越正传**
如果你是《疾速追杀》系列的粉丝,《芭蕾杀姬》还是值得一看的。它有同样的暗黑世界观、熟悉的角色、不错的动作戏,安娜·德·阿玛斯的表演也算亮眼。但如果你期待的是约翰·威克那种“杀穿全世界”的爽快感,可能会有点失望。
不过,考虑到《疾速追杀》系列还在扩张(传闻中的《洲际酒店》剧集和更多衍生电影),《芭蕾杀姬》可能只是这个宇宙的一个开始。谁知道呢?也许下一部衍生片,我们会看到一个用咏春拳复仇的杀手,或者一个靠魔术手法杀人的职业刺客。在这个世界里,任何暴力美学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