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戏75载庆典:伍宇娟展启幕,陈小艺、何冰等明星助阵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伍宇娟:从银幕到画布的双重绽放
4月8日下午的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格外热闹。表演系85班的老同学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他们正在等待”伍宇娟艺术展”的开幕。这个为纪念中戏建院75周年举办的展览,让这位曾经在银幕上留下经典形象的女演员,以画家的身份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组色彩浓烈的抽象画。站在《中央戏剧学院》这幅作品前,你能从狂放的笔触间辨认出熟悉的校门轮廓。伍宇娟穿着素雅的藏青色连衣裙,指着画布上一处暗红色块说:”这是当年我们晨功时,朝阳照在红砖墙上的颜色。”85班的金莉莉突然插话:”娟子那会儿就爱盯着墙面发呆,原来是在记颜色呢!”引得周围同学一阵哄笑。
确实很难把眼前这些充满张力的画作,和《雪山飞狐》里温婉的袁紫衣联系起来。但当你看到展厅另一侧循环播放的《疯狂的代价》片段时,又会发现这种爆发力其实早有端倪。1988年那场著名的天台戏里,伍宇娟饰演的青青在雨中撕心裂肺的哭喊,至今看来仍让人心头震颤。导演黄健中回忆拍摄时的情景:”她为这场戏整整三天没怎么睡觉,眼睛里的红血丝都是真实的。这种全情投入的劲儿,和她现在画画时一模一样。”
展厅中央的玻璃柜里,静静躺着几张小纸片——那是伍宇娟捐赠的三十多年前的食堂饭票。”二两饭票现在能换她一幅画吗?”朱时茂打趣道,随即被何冰接过话茬:”得加张肉票!”在众人的笑声中,伍宇娟翻开当年的课堂笔记,某页角落还画着速写小品。表演系老师刘立滨感叹:”她总说观察生活是演员的基本功,没想到把这项功课延续到了画布上。”
最让人意外的是《香魂女》系列作品。这部让伍宇娟捧回柏林金熊奖的电影,在画作中化作了大片的靛蓝与绛紫。有幅画特别引人注目:模糊的女性轮廓浸泡在深色颜料里,仿佛要挣脱画面。”这是香二嫂沉塘那场戏给我的感受,”伍宇娟解释道,”水压让裙摆像花瓣一样绽开。”导演刘苗苗站在画前久久不语,后来才说:”她比我们更懂那个角色的灵魂。”
陈小艺拉着老同学在《龙年警官》海报前合影。这部让伍宇娟获得百花奖的作品,在展厅里以另一种形式重现——几幅炭笔素描记录着傅冬在办公室的日常。”她总能在片场逮到最生动的瞬间,”何冰指着其中一张说,”看这张,我正偷吃道具包子呢!”现场顿时笑成一片。
展览将持续到4月25日。临走时,郝戎院长在留言簿上写道:”从舞台到银幕,从镜头到画布,中戏人永远在突破边界。”或许正如伍宇娟自己说的:”表演是把别人的故事装进自己心里,画画是把心里的故事倒出来。说到底,都是在寻找真实的表达。”站在她那些既像电影分镜又像情绪地图的画作前,你会突然明白:一个好演员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原来可以穿越不同艺术形式,始终鲜活如初。